寄怀子与

白云愁色满秋天,海上离心雁影传。那堪对酒书相忆,况复登楼月正圆。

自尔一携龙剑合,何人更问鹖冠篇。莫言十日平原饮,不是王孙得意年。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猜你喜欢
岁寒时节千林表,独耐风霜。妒粉欺黄。淡淡衣裳薄薄妆。
西湖十二阑干曲,倚遍寒香。白鹭横塘。一片孤山几夕阳。
冻云不成雨,巧作白玉霙。
寒光僭晓色,报我东窗明。
起来拨残火,暖酒手自倾。
多谢麴居士,於人殊有情。
丹青貌金粟影,毛物宜管城公。
只今为君落笔,他日听我谈空。

三忠祠在帝城东,桧柏阴阴沙院风。朝暮冠裳频下马,春秋香火一开宫。

中原涕泪江山远,异代精灵庙宇同。汉业崩摧如宋业,古今南北恨无穷。

画省高才滞两轓,秋来依旧对淮山。一函星斗龙渊在,万里风云骥足閒。

赋咏且裁红烛下,卷怀聊寄绿樽间。次公治行闻当牖,二节如今即召还。

结装远行游,驱车北燕路。
九月气早寒,河冰已堪渡。
朝别黄金台,夕过望诸墓。
其人冰在哉,风烟宛如故。
我欲一吊之,凄然感中素。
战国方力争,智士得乘势。
出谋契君心,一中如巧注。
胡为被谗间,而弗永终誉。
况持孔孟术,十往不一遇。
虽复逾岁年,何如亟归去。

宁海人人省悟。此别何时再遇。唯愿重金莲,好把良因作做。

归路。归路。满目白云翠雾。

凭吊苍茫,衰草外、夕阳残堠。空留得、浣花诗老,草堂依旧。

幕府十年栖息强,兵戈满地仓皇走。只乡愁、并入啼鹃,频骚首。

花径外,春星瘦。茅屋底,秋风吼。叹词人漂泊,古今谁偶。

忧国文章知己泪,倦游身世成都酒。甚而今、景仰说诗王,君知否。

楼外斜阳放晚晴,街衢前后听欢声。回舟更倚南风顺,千里青山照眼明。

雨来喜逭车田苦,晴至欣成穫稻忙。协趣终焉在农舍,倦游不拟老官仓。

髯奚叩门踏枯叶,手持子敬相问帖。
筠篮包送洞庭秋,照眼错落黄金毬。
含浆似注甘露钵,好与文园止消渴。
问渠几日辞霜枝,化作□□□□□。
道上应无公远嗅,定中安定王家□。

一道出遥岑,潺湲古到今。雪天声泻玉,月夜影摇金。

岁旱施功大,民情被泽深。容成与轩帝,仙迹可追寻。

相逢话清夜,言实转相知。共道名虽切,唯论命不疑。
吟身坐霜石,眠鸟握风枝。别忆天台客,烟霞昔有期。

杖藜徐步意逍遥,望里风烟事事饶。偶遇腴田思种术,閒经断涧欲营桥。

农家傍竹门深掩,古庙依山字半销。何处晚风吹古调,太平村落醉归樵。

人意皆怀土,嗟君无故园。欲行须尽室,此去又他门。

静里文章好,贫来节行存。振淹知有日,倚伏岂虚言。

秋尽江天木叶稀,空林日夕下寒晖。犹余蟋蟀依墙稳,更有苍鹰奉雀归。

十月波涛掩粳稻,北风刀尺问裳衣。壮夫尽落飞蓬后,搔首徘徊立钓矶。

二十四峰排玉苍,天开岩洞若堂堂。
坛星七点夜横斗,石佛三身时放光。
神护奎文常炳焕,仙遗丹灶久凄凉。
登临不见江村暮,归旗翩翩渡野航。
林下安身另有方,营营何太路岐忙。
侯门梦过何阴促,禅室玄栖气味长。
引水灌花春日媚,移松夹道暑天凉。
衔恩略报元功处,一炷晨风散后香。

仰之弥高,不隔丝毫。要津把断,佛祖难逃。钻之弥坚,真体自然。

鸟啼华笑,在碧岩前。瞻之在前,非正非偏。十方坐断,威镇大千。

忽焉在后,一场漏逗。堪笑云门,藏身北斗。

重午日过六,灵岳再生申。丰神英毅,端是天上谪仙人。夙蕴机权才略,早岁来归明圣,惊耸汉庭臣。言语妙天下,名德冠朝绅。
绣衣节,移方面,政如神。九重隆眷倚注,伟业富经纶。闻道山东出相,行拜紫泥飞诏,归去秉洪钧。寿嘏自天锡,安用拟庄椿。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