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初平

虀盐虽不饱,心与古人期。
口体非吾养,纷华任尔为。
经明逢地芥,颖脱看囊锥。
两骥皆宛种,天衢好并驰。

  陈瓘(1057-1124年),字莹中,号了斋,沙县城西劝忠坊人。宋元丰二年(1079年)探花,授官湖州掌书记。 历任礼部贡院检点官、越州、温州通判、左司谏等职。 陈瓘为人谦和,不争财物,闲居矜庄自持,不苟言谈,通《易经陈瓘于书法,造诣亦颇深。真迹传世唯《仲冬严寒帖》。李纲曰:“了翁书法,不循古人格辙,自有一种风味。观其书,可以知气节之劲也。”邓肃曰:“开卷凛然,铜筋铁骨,洗空千古,侧眉之态,盖鲁公之后一人而已。”明陶宗仪曰:“精劲萧散,有《兰亭》典型”。由是观之,其书法出神入化,可谓高妙矣。

  猜你喜欢

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将诣淮南不得,因梦思以述志。

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
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漂零客,泪满衣。

瑶台烟雾外,一去不回心。清海蓬壶远,秋风碧落深。
堕翎留片雪,雅操入孤琴。岂是笼中物,云萝莫更寻。
鼎彝勋业推元老,文采风流及后昆。
家世从来耐官职,百年犹见典刑存。
绣帏睡起。残妆浅,无绪匀红补翠。藻井凝尘,金梯铺藓。寂寞凤楼十二。风絮纷纷,烟芜苒苒,永日画阑,沈吟独倚。望远行,南陌春残悄归骑。
凝睇。消遣离愁无计。但暗掷、金钗买醉。对好景、空饮香醪,争奈转添珠泪。待伊游冶归来,故故解放翠羽,轻裙重系。见纤腰,图信人憔悴。
清歌声里便高眠,古老诗中借一联。
猿抱子归青嶂里,鸟啼花落碧岩前。

梓树花香月半明,棹歌归去草虫鸣。曲曲柳湾茅屋矮,挂鱼罾。

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修竹纸窗灯火里,读书声。

前贤曾提耳,邀我游太冥。日休与日拙,孰醉而孰醒。

苦认魂为梦,咸迷影即形。曷不观空色,虚缄冲漠扃。

流年春梦过,记书剑,入西州。对得意江山,十千沽酒,著处欢游。兴亡事,天也老,尽消沈、不尽古今愁。落日霸陵原上,野烟凝碧池头。风声习气想风流。终拟觅菟裘。待射虎南山,短衣匹马,腾踏清秋。黄尘道,何时了,料故人、应也怪迟留。只问寒沙过雁,几番王粲登楼。
金榜重楼开夜扉,琼筵爱客未言归。
衔欢不觉银河曙,尽醉那知玉漏稀。

诗味中边食蜜甜,微参妙旨印华严。如何主客新图样,苦费精神逐句拈。

桐江水色映青山,安稳行人挂布帆。回首风沙鞍马里,不知此地是尘凡。

桂棹桬棠船,飘扬横大川。映岩沈水底,激浪起云边。

迥岸高花发,春塘细柳悬。陪歌承睿赏,接醴侍恩筵。

谁云李与郭,独得似神仙。

衡茅日岑寂,嘉树生繁阴。夙兴挹朝爽,翛然澄我心。

如彼倦飞鸟,冀得栖故林。抱经味遗言,且复理鸣琴。

惜哉钟子殁,旷世谁知音。

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
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

根荄七窍倍玲珑,产尔亭亭曲渚风。勇退霞衣香故在,骈生玉子味仍钟。

人言太华标奇种,藕大如船想碧蓬。何待非常誇世俗,祇今盘露已能秾。

四边闻水声,顿觉烦暑销。垂杨何袅袅,引风吹征轺。

沿溪白石乱,断岸忽通桥。居者安耕凿,不知城市嚣。

我来聊问俗,两两三三樵。官语不解听,去去不可招。

搔首何须更问天,此心灰尽不重然。休将琐琐尘寰事,换我山中枕石眠。

懒慢山翁无定禅,放情幽处一盘旋。晚钟始度疏林外,霜月微升碧嶂边。

归鸟避人过远树,侍童改火汲新泉。扶筇独倚松屏望,石屋柴门锁暮烟。

寂寥谁作侣,耿耿一寒釭。
薄暮西风急,呼童掩却窗。
异县伤流落,同官及老成。
诗书尚家法,谱系更宗盟。
岁暮一樽酒,阳春千里行。
双旌定何处,抚字振新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