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宗吾外家,俊彦森玉立。永别昆山丞,梦寐恒在目。
令子敦厚资,诗书克嗣续。温温秉谦恭,超超出尘俗。
暌违十七年,驱驰怜仆仆。远邑分教席,亲藩陪讲读。
所乐事贤王,何尝厌微禄。兹来忻慰藉,言别复匆促。
对酒念离合,后期安可卜。于时积雨霁,仓庚鸣灌木。
西瞻万里桥,戚戚冲炎燠。善保千金躯,用副意所属。
挠挠龙虎争,万年域此海。空文在空中,知有几何在。
孔圣已囊括,诸公复君宰。所得非孔疆,一君各万载。
后来开创稀,臣多吏更猥。空中还自生,萧散无人采。
吾见殊烂然,生人目无彩。生人徒目茫,其实亦䃬磥。
班马点窜之,一一堪鼎鼐。精灵吁草间,晻昧独何罪。
万行耳此名,前知则已怠。那况洪垆机,两仪坐相待。
一朝风火微,色曜尽衰改。山川本无能,诸神日就馁。
真麟犷不回,蛟龙变儗儓。满地狐鼠鸣,仁者闻之悔。
嗟嗟夫子心,虚明复悌恺。方且博我文,矜狂策其骀。
宁肯九仞山,苍然不复累。大哉欲无言,百倍我噎?。
小子升堂来,万事弃如蓓。念此非世赀,操刀试求䐩。
胜固无所残,败亦不为醢。何况夫子豪,迁雄举而迨。
九天星辰敷,九州万花蕾。罄翮未可翱,弹声不成唻。
安得和声琴,一对南风颽。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余 一作: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