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学士山居八景之二首竹坞云林 其二 夫容寒雪

结庐在沧洲,前对夫容好。寒冬飞雪凝,开门玩琼岛。

皎洁如我心,揽之以为宝。出处自不渝,可与知者道。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江阔雁声遥,何人共寂寥。
青天不可问,明月若为邀。
侠士夸骑鹤,蛮奴学射雕。
平生堂下柳,聊复伴秋宵。

别泪如倾祗赋诗,更无一物可相贻。自矜亦识汾阳老,眼底无君剑竖眉。

梅花开雪中,相看斗奇绝。常教雪似花,莫遣花成雪。

仙赏夙所慕,幽期行独寻。清耀在巾舄,微闻丘中琴。

流水澹孤兴,归云闲远心。从兹谢朝市,永极烟萝深。

嗟我性拙疏,平生好泉石。
好景与良辰,风清并月白。
必对佳友朋,一尊陶永夕。
雅志在轻肥,生笑公西赤。
岁晚效一官,粗竭区区力。
所得仅牛毛,罪戾如山积。
与其镇营营,终朝有忧色。
孰若归去来,日作太仓籴。
虽然食不充,野性还自得。
况复二老人,年来多病厄。
杜门奉旨甘,此意自平昔。
端欲务宽闲,初非为矫激。
他日会稽归,期言终不食。
人谁谅此心,交游谩千百。
独幸王夫子,相知如鲍叔。
怜我气早衰,短发仅覆额。
信我非人伪,有意在作德。
余生能几何,舍此将安适。
世路多风波,谈间起仇敌。
且复倒壶觞,乐此承平日。

春风一夜吹江色,千里细烟生乱碧。草芽纤细遍金陵,古石苔荒江令宅。

流年春梦过,记书剑,入西州。对得意江山,十千沽酒,著处欢游。兴亡事,天也老,尽消沈、不尽古今愁。落日霸陵原上,野烟凝碧池头。风声习气想风流。终拟觅菟裘。待射虎南山,短衣匹马,腾踏清秋。黄尘道,何时了,料故人、应也怪迟留。只问寒沙过雁,几番王粲登楼。

映水赤阑斜。且泊轻槎。万荷风定敛朝霞。潭影空明亭四面,凉侵窗纱。

玉宇占高华。潭濮谁誇。何如一舸共浮家。得似鸳鸯无别恨,醉月眠花。

笑我欲离文字障,多君早透语言关。相逢树色鸟声路,不滞儒冠道服间。

经纶妙手壮王猷,保障江南最上游。蒿目军储抒石画,劳心国计抱深忧。

圣明暂许归香社,寮寀争夸向十洲。盻望锦帆移别浦,不胜云树思悠悠。

襄汉扬波日,江湖避地时。行行随老母,处处礼名师。

云水元无住,风尘信所之。睦州勤奉养,江革备艰危。

掌钥钟山下,传灯鄂渚湄。剩翻龙藏典,几咏《鹤楼》诗。

深慨丛林废,真成一木支。铜仙频阅世,铁佛重开基。

法几雕文具,灵幡刺綵丝。云钟晨缥缈,月殿夜参差。

已悟无生法,还兴罔极悲。他乡流徙远,先垄奉迁迟。

澒洞今方息,旋归故可期。望云双泪泻,计日寸心驰。

官柳催飞锡,昙花侑奠仪。既明埋玉理,岂是系珠痴。

定应眠牛兆,毋生触鹿疑。春晖怜旧线,秋露荐新祠。

生死俱无憾,诸方起孝思。

天河垂地月光白,荻岸秋连野水青。浪静野沤来片片,橹摇枫叶下冥冥。

季子让一国,视之敝屣然。
宁当宝一剑,不为徐君悬。
徐君虽亡骨未朽,剑挂坟前白杨柳。
君知不知不足悲,我心许君终不移。
叶细枝柔独立难,谁人抬起傍阑干。
一朝引上檐楹去,不许时人眼下看。

杜子数相见,求我揽结诗。揽结在何处,云在彭蠡湄。

彭蠡夙所庐,今犹梦见之。一星水中央,众流浩渺瀰。

雨瀑下日夜,五老上云霓。佛事俨相望,往往幽人期。

君今构其下,敞亭览翠微。水声枕簟俱,山容杖屦随。

胜事君所独,世人那得知。为我谢五老,客子行亦归。

水浅舟胶日半斜,扣舷闲望似天涯。烟深竹坞鸠呼雨,潮落芦根蟹聚沙。

愁绪萦缠同蔓草,年华衰谢感残花。剧怜弱女常同泊,相对蓬窗数晚鸦。

小疾才三日,幽情减二分。对花疏把酒,倚槛懒看云。

暑气先秋逼,喧声近市闻。更兼吟太苦,瘦不让休文。

挟书律重火犹光,天下岩搜不敢藏。
圯上老人无见者,一编亲写授张良。
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新松趁岭种,芳草绕池生。
手不攀枝,脚不踏树。
口里衔得,当头蹉路。
问著西来对不对,罚钱依旧有人悔。

绿阴无际压苍苔,为爱幽深手自栽。风月早知烦耳目,不教春笋过墙来。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