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陈必尚题山水图

太常积飞翠,朝夕侵我庐。严公湖上水,色映灵台虚。

雁峰屋上三山峭,散帙鸣琴亦高妙。半榻閒云鹤梦醒,一帘初日藤花笑。

顾余性癖爱清晖,终日相过尽醉归。几度离家声别调,何时恩许卸朝衣。

黄花九月高楼酒,无那明朝又分手。座中应感去年人,马上空攀未霜柳。

酌酒看山兴暂同,君家兄弟气如虹。萍踪自愧无南北,聊寄相思水墨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涉秋苦多阴,婵娟喜见乍。天巧竟作难,借此三五夜。

屯云滃四面,如骛俗士驾。宝坊盍朋簪,尊酒共清话。

诸君读书眼,明不失纤罅。天眼物昏之,谁为弯弓射。

连宵耿孤吟,虚窗自高挂。竹风静逾爽,露叶灿可画。

梦踏市桥去,醉眠僧榻借。阴晴且勿言,幽赏可能罢。

恨欠截老龙,三弄倚风榭。酒酣歌慨慷,四坐勿渠诧。

边尘日澒洞,志士惜閒暇。君看古圣贤,忧乐以天下。

持此阅人多,何但如传舍。短气吐复吞,欲言恐遭骂。

径思投绂去,甘老渔樵社。世论熟脂韦,人物叹衰谢。

相期崇令猷,兰鲍观所化。

山远云尤澹,江空影最长。秣陵秋易到,不独为林霜。

莫埽林下花,花存春尚在。一随南风散,飘忽不可待。

四时相乘凌,万物随变改。不如玩三秀,忘年蹈云海。

中书几秃管城毫,尽日抄书未觉劳。但得文章如布帛,不须诗句比金膏。

淳庞每忆黄舆厚,玄鉴深期碧汉高。莫道知音人世少,有鱼潜渚鹤鸣皋。

每爱疏林平远山,倪迂笔墨落人间。幽人近卜城南住,写出春风水一湾。

楚水悠悠欲尽头,一双归雁远鸣秋。可应榆塞经过地,不及蘋江远近洲。

大地茫茫一聚尘,我来扑面尔先迎。他时片骨知堪托,莫使沉埋见月明。

当年一线魏瓠穿,直到横流破国年。草满金陵谁种下,天津桥畔听啼鹃。

直北黄河走,江南白浪浮。
人民正饥渴,官府急诛求。
处处催兵器,城城建火楼。
老吾头已白,忍死为君忧。
潦倒淮山客,金台五见秋。
退飞嗟宋鷁,畏暑甚吴牛。
问疾怜摩诘,分曹类子猷。
自慙无补报,只合隐林丘。

兄弟此为别,江山几度愁。猿啼千里夕,雁叫一声秋。

颜色何因觅,音书仍未收。天涯共多难,别绪更悠悠。

綵仗拂寒烟,鸣驺在半天。黄云生马足,白日下松巅。

盛德安疲俗,仁风扇极边。前程问成纪,此去尚三千。

卓荦才猷际盛唐,位同尚父任鹰扬。平分二水迁韶郡,坚守孤城保乐昌。

绣拥麒麟神像肃,气冲牛斗战云长。千年庙食蘋江上,荔子香中几夕阳。

脱手文章虎豹斑,园林新赏足开颜。一时名胜应重纪,百罚深杯漫许闲。

修竹擅姿矜岁晚,早梅含笑迟春还。飞髇再发征馀勇,要使威弧迟春关。

祖道还如昨,芳年已暗过。离群春梦少,卧病雨声多。

暝雪黔山路,条风汉水波。相思逐归雁,先尔渡黄河。

丹岑连绝汉,金刹倚晴空。花散珠林雨,松回古殿风。

寒烟生树杪,孤磬落云中。尚有荒亭在,凭轩忆远公。

棕床已自檠,野宿更何营。大海谁同过,空山虎共行。
身心相外尽,鬓发定中生。紫阁人来礼,无名便是名。

凤儿花钗芙蓉发,蒲瑕彄环见指骨。生女不嫁坐超忽,东生白日西入月。

轻飙屏氛翳,天际无纤瑕。曙河颓坤维,残月明窗纱。

满野乱号鸡,隔林起栖鸦。寂寥对短炬,悽恻闻悲笳。

征骖命夙驾,玉勒黄金騧。翩翩渡胶河,悠悠徂琅琊。

崒嵂山万重,逶迤路三叉。惊湍激漰湃,深谷虚谽谺。

陉岘抗亭馆,隈隩藏人家。细流抱村曲,险径沿崖斜。

缘危试扪葛,涉深还问槎。徒旅惮路遥,疲马倦鞭挝。

行行虽云苦,往往得景嘉。山连远峰叠,溪断芳丛遮。

笙簧林间鸟,鼓吹池中蛙。空洞啸虎豹,陡涧潜龙蛇。

岫列若围屏,树密如排衙。仙宫绕层阿,閒敞静喧哗。

烟岚互明灭,竹木相交加。武陵远相似,山阴奚足誇。

平生惬幽旷,爱此停征车。休憩倚茂松,披拂搴馀葩。

道人意勤绻,留我饭胡麻。山盘荐细韭,涧水烹新茶。

青童抱绿绮,朱颜双髻丫。白雪翻素手,清响殊琵琶。

是时微雨收,夕照笼馀霞。缥缈川原迥,徘徊瞻望赊。

不其閒火牛,潍水空囊沙。斯人已沦谢,往事堪伤嗟。

昨日齐城中,百卉方萌芽。薰风忽南至,绿柳连青葭。

匪徒时物变,不觉鬓已华。行迈犹靡靡,飘泊天一涯。

安如东陵侯,学种青门瓜。

论语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朱熹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曾国藩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