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欲移山,恃有子孙在。老夫当及身,移楼著人海。
清樾陂陀外,春深四五家。丛祠下箫鼓,平楚暗桑麻。
水国潜虬傲,天程去鸟赊。仙山仍在目,潇洒送生涯。
会峰亭下路,斜带法华池。不待观池水,尘迷已顿离。
吾友黄京甫,器资厚以浑。自了场屋债,遍参诸老门。
四书不释手,日旰忘晨飧。超悟到圣处,不能忘于言。
序讲凡五篇,字字比玙璠。伊洛有心印,传受百圣源。
紫阳有心灯,瞩破万世昏。得君再紬绎,提要钩其玄。
如印一洗涤,篆籀宛然存。如灯增膏油,光焰大且繁。
我昔从师友,是书粗讨论。老大学不进,德性焉能尊。
因君重感慨,旧闻日当温。愿言剪枝叶,作意事本根。
已是黄昏院落,还疑旭日帘栊。一轮高映玉壶中。
惊鸿影,宛若画檐东。
冷浸雕阑独倚,香盈碧斝谁同。尘氛净绝意交融。
清寒味,无处著春风。
金木有饥饟,所荷均皇仁。常平盛朝事,水旱膏无屯。
吾生值乱世,此义安复陈。行麋遵月令,烂额愧徙薪。
有司仅倡募,中怀实苦辛。独饱视众饥,未忍越与秦。
黾勉告同志,蒙耻亦救民。岂无西江波,斗水涸辙鳞。
捐家散百万,惜哉无义人。岂繄无义人,邑小人实贫。
采采荣木,蔚蔚洪柯。憔悴有时,气节易过。人生若寄,抱恨如何?
夙兴夜寐,念子实多。
宇暧微霄,淡焉虚止。愿言不获,敬赞德美。匪善奚敦,聆善若始。
允迪前踪,我之怀矣。
东园之树,言息其庐。斯晨斯夕,有琴有书。云胡以亲,念兹厥初。
慨然寤叹,岁月眇徂。
肃矣我祖,允构斯堂。余岂云坠,载警秋霜。接迹高轨,历世重光。
熙熙令音,厥族以昌。
王魏亦奇士,易曾饶古风。行藏看宝剑,聚散叹飘蓬。
铁马嘶风劲,苍鹰抟野空。平生尊酒意,回首各西东。
长安城中豪俊林,锦鞯玉勒驰骎骎。入门朱粉誇妙丽,出门青紫争浮沈。
东有问医西问相,君独燕坐钩其深。冰眸一睨穷达判,刀剂不许寒暑侵。
长安城外天阴阴,行人驻马为悲吟。高坟崔嵬葬白骨,安得不死腰黄金。
世间万事何足恃,祸福倚伏常相寻。渠侬自愚君自强,谁肯一笑忘华簪。
蜀人卖卜严君平,垂帘闭肆穷古今。逢人但说忠与孝,自有达者能知音。
察形察色君所解,直须洞烛贤愚心。屈伸寿夭亦命尔,公平正直神所钦。
范雎至秦,王庭迎,谓范雎曰:“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今者义渠之事急,寡人日自请太后。今义渠之事已,寡人乃得以身受命。躬窃闵然不敏。”敬执宾主之礼,范雎辞让。
是日见范雎,见者无不变色易容者。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秦王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请,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
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
范雎谢曰:“非敢然也。臣闻始时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若是者,交疏也。已一说而立为太师,载与俱归者,其言深也。故文王果收功于吕尚,卒擅天下而身立为帝王。即使文王疏吕望而弗与深言,是周无天子之德,而文、武无与成其王也。今臣,羇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臣之事,处人骨肉之间。愿以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问而不对者是也。臣非有所畏而不敢言也,知今日言之于前,而明日伏诛于后,然臣弗敢畏也。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不足以为臣耻。五帝之圣而死,三王之仁而死,五伯之贤而死,乌获之力而死,奔、育之勇焉而死。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处必然之势,可以少有补于秦,此臣之所大愿也,臣何患乎?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蔆水,无以饵其口,坐行蒲伏,乞食于吴市,卒兴吴国,阖庐为霸。使臣得进谋如伍子胥,加之以幽囚,终身不复见,是臣说之行也,臣何忧乎?箕子、接舆,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无益于殷、楚。使臣得同行于箕子、接舆,漆身可以补所贤之主,是臣之大荣也,臣又何耻乎?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足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奸臣之态,居深宫之中,不离保傅之手,终身闇惑,无与照奸,大者宗庙灭覆,小者身以孤危。此臣之所恐耳!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臣死而秦治,贤于生也。”
秦王跽曰:“先生是何言也!夫秦国僻远,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至此,此天以寡人慁先生,而存先王之庙也。寡人得受命于先生,此天所以幸先王而不弃其孤也。先生奈何而言若此!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范雎再拜,秦王亦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