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三忠祠 其一

庙枕洞庭波,招魂荐楚歌。灵风鼠雀避,落日鹿麋过。

东国终为沼,南兵不渡河。江淮形胜地,保障近如何。

唐顺之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你喜欢
御炉风细麝烟浮,法乐声和酒味柔。
冠剑九重霄汉路,莺花三月帝王州。
垂廊四合九龙幕,当殿双高彩凤楼。
归去人人夸雨露,总含欢意跃骅骝。
仙掌峰峦峭不收,希夷去后遂无俦。
能斟时事高抬头,善酌人情略拨头。
画虎不成心尚在,悲麟无应泪横流。
悟来不必多言语,赢得清闲第一筹。

玻瓈江头春渌深,别时沄沄流到今。祇言日远易排遣,不道相思翻苦心。

乌头可白我可去,菖花易青君易寻。人生若未免离别,不如碌碌无知音。

记得当年年少时,兰汤浴罢试新衣。
三三五五垂杨底,守定龙舟看不归。

归期若许长,去路日已远。语妇惜忧劳,劝母加餐饭。

风来画堂深,日下离亭晚。抑情只自伤,却顾敢频反。

出郭愁思纷,登舟客心短。夕梦共儿还,孤篷雨声断。

闻君未罢沧溟钓,余复归耕绵上田。江东落日淹多梦,燕市残杯空昔贤。

怅别喜承县榻问,离群那寄卜居篇。越城西望无千里,乘兴还回何处船。

灏气横秋玉露浮,瑶天云静雨初收。虚堂添得凉如许,珠箔通宵不上钩。

岁暮天寒时节。满意相看冰雪。不遣野人归,谁慰此君清绝。清绝。清绝。添上一方明月。

剡渚推冰纸,并州剪水刀。轻明新雅制,丽巧极纤毫。

不让琉璃贵,浑疑锦绣韬。皱纹萦细縠,叠缕引长缲。

花草形相错,鹓鸾势欲翱。腾光宜秉炬,透色贱涂膏。

爱著诗联缀,嫌逢骑驿骚。香风翻玉带,华月涌云涛。

良夕娱佳赏,元臣念小劳。都人应共乐,歌舞送春醪。

季月将穷更起风,秋声乱杂橹声中。倦游归去浑忘事,淹速从渠不计穷。

索居郭外景萧疏,况是秋风落木初。少出不知今日事,老来犹读古人书。

题诗远寄何烦尔,载酒相过尚忆渠。见说汾阳多贵客,问君谁是马相如。

木叶晚萧萧,名僧浣酒瓢。楼台新北固,钟磬旧南朝。

云态从风变,江声入海消。廿年行役处,几度系兰桡。

春光二月忽三月,天气单衣又夹衣。
树树梨花相斗发,家家燕子欲偷飞。
客怀不惯逢寒食,世路还堪住翠微。
溪上柳条新弄碧,软风晴日待侬归。

鸯歌十五工胡装,双吹辫发珠玉光。丰貂之冠辫翠饰,锦衣璀璨从风扬。

春山连绵眉黛长,举袖轩轩来慰郎。援琴抱鼓坐一旁,调和音节初登场。

胡歌咿呀听难晓,但觉闲情相缭绕。也似江南儿女痴,愁恨偏多欢乐少。

歌声和沓舞参差,看君含笑把金卮。红闺昨夜春风暖,梦到君边君未知。

小杜文章小李歌,诗名还有小东坡。
莫欺一点丰姿瘦,著得清香尽自多。
醉骑鹤背堕红尘,镜里常羞一幅巾。
穷达底论身外事,英雄或是眼前人。
岂无散木偏能寿,亦有名花不及春。
三万六千长短日,吟边莫遣两眉颦。
试问司花女。是何年、培植琼葩,分来何谱。禁苑岂无新雨露,底事刚移不去,偏恋定、鹤城抔土。却怕杏花生眼觑。先廿年、和影无寻处。遗草木,悴风雨。
看花老我成迟暮。绕阑干、追忆沈吟,欲言难赋。根本已非枝叶异,谁把赝苗裨补。但认得、唐人旧句。明月楼前无水部。扣之梅、梅又全无语。询古柏,过东鲁。

再访神居结地幽,武夷真境拟蓬丘。閒开竹径真生籁,深闭松关月在洲。

函蜕藏香封玉匣,插厓横木讶仙舟。紫阳倚棹歌声远,九曲名称遍十洲。

接得家书至,开函不忍看。母妻艰事畜,儿女困饥寒。

客路五千里,乡思一万端。凭谁诉衷曲,永夜发长叹。

溪头不种桃花树,商贾年年桥上多。昨日扁舟风雨过,无人肯著钓鱼蓑。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