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素缟制成的丧服的军队,面对大江起誓:定要消灭敌人。指挥雄兵十万,气吞万里东吴。
试看我丢下马鞭,长江天堑变成坦途,不信中原不能光复。
讨:讨伐,征讨。满:指满清统治者。
瓜州:在今江苏省长江北岸,江都县南面。
金陵:今南京市。
缟(gǎo)素:素缟。指穿着素缟制成的丧服的军队。
灭胡:消灭敌人,这里指满清统治者。
雄师:英勇的军队。
天堑:天然的壕沟,这里指长江。《南史·孔范传》:“隋师将济江,群官请为防备,范奏曰:“长江天堑,古来限隔,虏军岂能飞渡。”
投鞭:郑用前秦符坚意,表示军士众多,声势浩大与必肚信念。《晋书·符坚载记》:“符坚曰:以吾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这首诗首句写三军祭祀誓师的悲壮场面,次句用夸张手法极言起义军气势之盛,第三句借用典故来形容义军将士众多,声势浩大,突出军威之壮,末句表达了抗清的必胜信念。全诗一气呵成,语言激昂豪放,雄健有力,洋溢着英雄豪情。
“缟素临江誓灭胡”句描绘出诗人亲率三军面对滚滚长江水,衣冠似雪哭声百里,举哀祭祀,誓死灭胡的悲壮情景。“雄师十万气吞吴”句中“雄”和“十万”言其气势浩大,可以吞掉整个“吴”地,表达出诗人灭清的雄心壮志。
诗人描绘出誓师的悲壮场面尚不足以表明灭清的决心,于是又写出“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两个双重否定句,进一步肯定抗清必胜。这里,诗人借用“投鞭渡”的典故写军旅众多,力量强大,抗清必胜,失地“中原”一定会收复,明朝江山依在。诗中字字句句显出军人风、英雄气、爱国情,读来铿锵有力,令人振奋。
据史书载,隆武二年(公元1646年),郑成功之父郑芝龙见清军势大,准备不战而降,郑成功跪哭劝阻,父不听,降清。年仅二十三岁的郑成功,感到莫大耻辱,悲愤至极,跑到孔庙前,烧掉自己的青衣(儒生之服),挂起“招讨大将军”和“三军司令”两大旗,示抗清复明而血战到底之志。永历十三年(公元1659年),郑成功同张煌言合兵十七万,从海上大举北伐,直取南京,收复瓜洲、镇江。同年6月13日至15日在焦山设坛,祭祀天地、山河,为表达他誓死灭清复明的决心,挥笔写下了这一首诗。
扫榻开轩走寺宫,吾曹终日得从容。夕阳初落鳣溪路,云气半遮狮子峰。
试问丹砂回白发,何如瀑布煮枯松。暮年纵有壮心在,归意已胜山色浓。
昭法死空山,其志诚皎洁。毕生绝交游,仅得全名节。
世士不能穷,无论蓄内热。小人偶作缘,宛转缁已涅。
置身清浊间,时名那可窃。吾党二三子,内讼庶不屑。
回首扶桑铜柱标,芙蓉帐暖度春宵。清明寒食谁家哭,折戟沈沙铁未销。
天命有晋,穆穆明明。我其夙夜,祗事上灵。常于时假,迄用有成。
于荐玄牡,进夕其牲。崇德作乐,神祇是听。
李君才华世希有,湖海清名在人口。连年踪迹爱狂游,马蹄遍向天涯走。
春风二月度鄱阳,买舟远下南斗傍。笔床茶灶浑无恙,犹带关前花雨香。
我是烟霞旧时侣,鹿裘卧听山前雨。出门正欲问荆州,人来又道君归去。
相逢不得叙生平,短歌欲赠难为情。秋风吹云浦树碧,南雁叫月江芦清。
闻君家住孤山后,到家春色生衣袖。为问林逋旧隐居,至今尚有梅花否。
万里无家遥作客,两君有约共登台。令从白帝供秋色,笑向黄花入酒杯。
发短不须嫌落帽,兴长偏喜傍多才。任教寒雨催诗急,赋就龙山未拟回。
昔闻石鼓鸣,今作石鼓游。击拊久已息,甲兵殊未休。
精庐庄严海,百室云雾浮。维时当长夏,萧飒如凉秋。
高崖不见日,老木枝相樛。灵泉发嵌窦,下注千仞沟。
向来经行人,颇以名字留。俯仰百年内,磨镌遍岩幽。
石桥可坐卧,清绝无等俦。众山合沓来,响答相献酬。
虽逢会心欣,未弭当世忧。不知稽山上,复有胜处不。
六飞尚东巡,狐兔穴中州。戈鋋塞河洛,冠盖集闽瓯。
堕此吠雪国,烈火烂不收。炎飙方焚轮,赫曦欲停辀。
微生类焦谷,兹焉得依投。一乘凌风翰,濯缨天汉流。
桃叶渡头春漠漠,子敬风流谁继作。珠箔半挂玉钩斜,临水家家开画阁。
玉箫金管打桨迎,如花女儿花灼灼。纤腰戌削眉弯环,春衫称身身绰约。
玻璃之船鹦鹉杯,碧醴红粱随意酌。晚霞衔山白日落,照脸明镫红晕薄。
燕燕莺莺啼尽春,往事而今化作尘。渡头春水依然碧,只见桃花不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