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雁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
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一夜之间,春风吹遍了衡阳城,楚水燕山相距万里之长。
不要怪大雁一到春天便启程北归,只因为江南虽好,毕竟是异域他乡!
注释
衡阳:今属湖南省,在衡山之南、有山峰势如大雁回旋,名回雁峰。相传北来的大睚到此不再南飞,遇春飞回北方。
楚水:泛指古代楚地的江湖。战国时,楚国占有湖北、湖南、安徽、四川、江浙的大部地区,这里言楚,即指江南。
燕山:在河北平原北侧从潮白河谷到山海关,由西向东绵延数百里。这里泛指北方地区。

赏析

  咏雁的诗通常借秋雁南飞的形象,抒发在北方的游子对南方家乡怀念,以及对北方艰苦环境的厌倦。这首诗却相反,塞北虽苦,但终究是故土。这首诗构思别具一格,主题更上一层楼。

  诗歌首句从春到衡阳切入,语气中充满欢欣。诗人一开章就说“春风一夜到衡阳”,仿佛“一夜”之间就可以完成从冬到春的岁序交替。乍看起来,好像有悖于常理,仔细一琢磨,这洋溢着人们对暖风乍至、大地春回的轻松喜悦之情,也从侧面反映了雁儿正久久地等待着春天的到来,因而对此特别敏感,暖风初至,便喜不自胜。

  第二句“楚水燕山万里长”,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大雁并不是因此赢得舒缓喘息的时机,而是产生急切离开的归念,忖量着“楚水燕山”的漫漫征程,准备立刻从楚水之畔飞回燕山之旁。这一层跳跃,写出大雁归心的急切,可说是“闻风而动”,绝无犹豫。“楚”,当然是指大雁生活的南方;“燕”,却是寒冷的北国,山水互文见义,正说明从南到北,这中间,要经历千山万水。“万里长”显示了大雁征程的遥远。而此时的江南,春色佳丽,正好流连。对此,人们心头困惑自然转化为对大雁的质疑,不但诗人要“怪”,连读者也要“怪”。

  后两句当然是大雁的回答“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诗人用托物咏怀的手法,借春雁的口吻表达强烈的思乡情感,当然是可以理解的;可是王恭是福建闽侯县人,江南本来就是他的故乡,他却说“江南虽好是他乡”,由此看来,诗中的“楚水”、“江南”并非确指某个地域或方位,只不过是一种借代性的语句,指的是享受荣华富贵的朝堂。因而本诗的主题不是表现对故乡的执着的爱,而是表现了诗人想辞官归隐、遁迹林泉,寻找自己精神憩息的家园,也表现了诗人不愿为官,愿过渔樵隐逸生活的意趣。

  本诗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取向不同,不写秋雁南归,寄托羁宦北方的士大夫对南方乡土的思念,而是写春雁,在春风吹到衡阳时,不计从“楚水”到“燕山”的“万里”之遥、程途之苦,坚决要回艰苦的北方去。诗旨不在于区别南北地域,而重在表现不留恋温柔富贵的官场,甘愿终老田园过吟啸自得的清高日子。

  诗歌四句的结构,从弃优就劣这一违背常情的举动,引出疑问,而后归结到全诗的中心,有助于将主题表现得更鲜明,艺术手法上从反常突出正常,在引起惊诧后再以拟人的口吻亮底,加强了艺术效果。

创作背景

  公元1406年,即明成祖永乐四年,诗人王恭被荐举为翰林待诏,参与修《永乐大典》,书成之后,被授为翰林典籍。可是诗人厌倦仕途,于是辞官返回家乡,这首诗便写在回归家乡的途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辇毂尝新著价高,土人弃掷梗弁髦。不嗔园客工偷窃,绝喜天公享老饕。

故人子曾子,居处近金精。
福地佳山水,诗家老弟兄。
十年重会面,一笑最关情。
万象亭前月,今宵为我明。
小阁腾腾人似醉。鸣阶簌簌霜林坠。起向楼头看雪意。云犹未。雁声一片江风起。
官里从容何日是。偷闲著便寻幽事。见说小桥清浅水。梅欲蕊。吟边陡觉添风味。
欹倾栈路绕山明,隔陇人家犬吠声。
无限白云堆去路,不知谁识许宣平。
篱落岁云暮,数枝聊自芳。
雪裁纤蕊密,金拆小苞香。
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霜。
春丛莫轻薄,彼此有行藏。
小院闲窗春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春已深 一作:春色深)
远岫出云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文皇神武唐宗后,靖难功成战血殷。铁骑至今趋朔漠,玉衣终古镇燕山。

峰回屏障诸陵拱,日落旌旗万马还。前后北征多侍从,承平忝窃史臣间。

飞将驱天厩,乘秋踏大荒。三军呼骠骑,一战蹶名王。

急难才堪老,横行势可当。嘶声战汉月,顾影净胡霜。

总辔阴山上,鸣镳瀚海旁。何如春草色,躞蹀向长杨。

莫家种朴堂之前,人家与树相为年。拱宋抱元非一年,皇明十围犹郁然。

望如车盖临绮川,张空黛色凌苍烟。危柯垂地雷雨妒,斮皮露心蝼蚁穿。

屡逃兵火合灵怪,曲赦樵斧谁夤缘。虽然所托在竹地,似此爱护宁非天。

天尝戏赭不为病,与家同衰即同盛。侍郎狼狈以官败,大类牺尊灾木性。

儿孙奕叶今森森,立庭便欲空槐阴。人于门第望乔木,我羡根柢生词林。

呜呼此家此树不易得,李宿应须自封殖。作图还儗角弓篇,放笔为君三叹息。

昔予居南山,乐有同心人。形迹不暂乖,栋宇复为邻。

有酒更相呼,得粟还共分。时时榛曲中,相携采荆薪。

两贤不相猜,所贵得其真。一朝各异路,隔涉吴与闽。

拙宦失其宜,薄责恒苦辛。慈母抱沉忧,兴言涕盈巾。

昨者访故庐,松竹稍或存。依依亲旧迹,戚戚感良辰。

命驾欲相求,风波限通津。尚想古人交,俯仰愧此身。

倦骨畏寒如畏虎,可曾一步出柴扉。因迎令尹西郊外,折得梅花满把归。

春色深深深护。隔著银墙微露。红杏闹,到邻家,寄语邻娃休妒。

叠就双鱼纨素。中有惜花新赋。教收拾,小花篮,黄蜂伶俐随香渡。

材猷勋烈重当朝,抗疏辞荣重莫招。晓日都门开祖帐,轻风江渚泛归桡。

魏公晚节吟秋圃,裴老闲情寄午桥。可是太平无一事,角巾私第得逍遥。

笑杀男儿枉读书,朝臣秦楚暮臣吴。何如一醮终无异,潘母堂前烈丈夫。

吾宗宣城守,诗压颜鲍辈。其间警拔句,江练与霞绮。

居仁相家子,敛退若寒士。学道期日损,哦诗亦能事。

自言得活法,尚恐宣城未。今晨开草堂,书帙乱无次。

探囊得君诗,疾读过三四。浅诗如蜜甜,中边本无二。

好诗初无奇,把玩久弥丽。有如庵摩勒,苦尽得甘味。

徐侯南州杰,论文极根抵。读君诗卷终,曰此有馀地。

期君高无上,二谢以平视。要当掣鲸鱼,岂但看翡翠。

昨日尘游到几家,就中偏省近宣麻。水田铺座时移画,
金地谭空说尽沙。傍竹欲添犀浦石,栽松更碾味江茶。
有时捻得休公卷,倚柱闲吟见落霞。

罗幕长垂,愁城难破。岑岑病怯慵梳裹。贫居曲径悄无人,篱门一带秋烟锁。

邻女传来,香车初过。眉峰轻拂云鬟亸。相邀花圃共谈心,临流斜倚寒山坐。

四载濡须郡,三秋冀北行。风尘长作客,冰蘖不求名。

去后思何武,归来学邵平。江村沙竹里,应订白鸥盟。

谷口暝烟生,疑近幽人宅。小草媚秋光,寒潭荫深碧。

村舍倏周遭,岩居互开辟。仄径忽旁通,不患前溪隔。

淳朴爱山农,悯予滞行役。

相望红轮,仍圆皓魄,海云练练才吐。七实重修,依样昨宵琼宇。

爱清光、千里君同,称二八、紧联三五。延伫。料广寒再舞,一回霓羽。

漫信羲和填注。取蓂叶平分,晦期倒数。秋也才中,佳节何妨让与。

问夜来、踏月娇娃,剩多少、画桥香雾。蟾免。愿从今休缩,一丝儿许。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