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和

楚泽茫茫白芷生,春风红树语流莺。高楼不见千岩路,落日空含万里情。

刘敞

  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猜你喜欢
丝竹久已懒,今日遇君忺。打破蜘蛛千道网,
总为鶺鴒两个严。
万壑千岩一样寒,城中别有玉龙蟠。
旧人秉兴扁舟处,今日诗仙戴笠看。
昼寝招提最上头,饥禽亡赖故喧啾。
岭云西去欲成暮,山雨北来浑似秋。
婉娩如今真是梦,经从似旧绝堪愁。
昔年陈迹鸡窗下,日落钟鸣山更幽。

午寝忘讥刺,閒居杜送迎。雨泥双燕下,烟垄一犁耕。

座入山光迥,门连野色平。吟馀仍兀坐,谁与战楸枰。

老子七十七,到处遮人壁。
住世更十年,化身千百亿。

杖藜何处问虾禅,回首胥村锁暮烟。一曲渔歌秋浦外,腥风吹满渡头船。

赏心仍令节,十事九相违。老境家犹远,愁城日合围。

客涂君尚叹,世路我知非。羡杀乡居子,耕梁木叶衣。

清光如许照仙姿,那逊蟾宫第一枝。幽意自怜良夜永,庭阶瘦影月扶持。

朱夏景物幽,閒居颇萧散。南风扇清凉,北陆辔舒缓。

蝉嘶绿树深,蝶化青芜短。疏帘隔朱曦,晴波荡虚馆。

烧兰烟结篆,泼茗香浮碗,稠叠红牙签,参差青镂管。

经义浩如海,说者穷论纂。且喜左氏夸,并取南华诞。

文体逮六朝,音韵昭华琯。坚思铁砚穿,勤欲韦编断。

毋使心旌摇,终期腹笥满。圣谟何洋洋,四子梯六经。

至道有卷放,妙理无声形。放之乂寰宇,卷之治家庭。

所贵笃信者,终日常惺惺。渐渍?其膏,有若蚁聚腥。

十目示明畏,九思戒堕冥。惟苦日车速,驰光不暂停。

谁挥鲁阳戈,三舍回曜灵。贤哉车武子,夜深犹聚萤。

元夜灯方撤,灵神鹤驾回。登坛三捷鼓,平地一声雷。

花爆从天降,金吾彻夜开。祯祥原有兆,好事自然来。

武江斜转石,文岫独参天。绿涨他山雨,青浮近市烟。

松薪炊白粲,水蔓系红鲜。自喜飘蓬迹,安居过两年。

绿蓑新制把渔竿。摆脱旧衣冠。房租去住无拘系,朝吴楚、暮宿湘湍。且躲是非荣辱,不愁雨暑风寒。得鱼沽酒任盘桓。但觉醉乡宽。姓名不落时人耳,对清风、明月团*。踪迹长依云水,梦魂只绕江千。

美人有嘉树,结实如黄金。微霜降秋节,芬芳满中林。

采采不盈箧,岁暮远相寻。缄以尺素书,致以瑶华音。

开缄读素书,字字琅与琳。把玩不去手,置我高堂阴。

恍行洞庭上,秋色潇湘深。况此东南美,橘颂步高吟。

橘柚匪芬芳,荷君芬芳心。

飞英回旋逐风飘,爽气令人意欲消。
荏苒流年春送腊,殷勤密雪暮连朝。
冬回庾岭花无数,烟暖蓝田玉有苗。
一饱自今真可望,更看南亩麦齐腰。
文章漫道能吞凤,杯酒何曾解吃鱼。
今日梓州张社会,应须遭这老尚书。

层城依片石,古木咽寒禽。自有留名地,何存望报心。

筑坛多倚仗,垂钓辨浮沉。我亦王孙饭,游情楚水深。

世上许刘桢,洋洋风雅声。客来空改岁,归去未成名。
远近天初暮,关河雪半晴。空怀谏书在,回首恋承明。

西风动山郭,飒然秋气深。散步出郭门,山光青上襟。

蝉声咽远树,樵语归平林。黄云卷四野,篝车娱苍黔。

俯仰殊各得,大哉天地心。闻道五年前,孤城边骑临。

登陴不遑食,干戈苦相寻。我来幸无事,弦诵有余音。

人偿室家乐,边乏桴鼓侵。藉此足高枕,怀抱宽古今。

林壑开图画,曳杖恣行吟。薄暮独归去,墟烟苍翠沈。

平生怀一剑,无异风胡削。琉璃吐莲花,江河精不涸。

纵横运无前,截蛟如断藿。如何没埃尘,芒寒未磅礴。

夜夜斗牛边,宝气尚腾焯。慎勿畀匪人,用之同刈获。

以防君子身,千年光涵锷。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应瑒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俦也。

  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闇于自见,谓己为贤。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融等已逝,唯干著论,成一家言。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