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小诗,必须反复吟味,才会觉得意趣深长。
这首诗描绘了山间夜晚的山泉美景,表现了山的寂静和生机。整首诗用以动衬静的方式来写。
这幅幽静的山泉夜景,在诗人笔下充满了活力,一石一水,生气勃勃,情趣盎然。“山白鸟忽鸣”,应是从王维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化出,一轮明月破云而出,把山岭照得白皑皑,而月光照进鸟巢,使鸟儿惊诧,鸣叫起来。清静的山丘传来鸟叫,更显幽美。次句既所所感,也点明秋天的时令。霜天月夜,石块单是看都有冰冷的感觉,而且仿佛秋霜都要冷得凝结了,暗地里还是照应一个“白”字。最后二句,写皎洁的月光照在清泉上,那泉水浸染上明月的白色,仿佛净化了,顿时变成一溪白雪。诗人笔下的山、鸟、石、泉,在优美的月色下,融成一幅绝色的图画:幽静,清冷,空明,爽洁。正是这是白色的基调,渲染了清冷幽静的气氛。
诗题为《夜泉》,主要写的却是对月色中的山水景物的感觉。“山白”是山在月光沐浴下呈现的色调。一声鸟鸣划破寂静,反而更衬托出寂静,正像王籍所描绘的“鸟鸣山更幽”的境界。山白而鸟忽鸣,不管两者有无联系,总让人联想到王维的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里没写月,但诗人已向我们暗示了月光,下面的景色都由此而生。
“石冷霜欲结”,表现出视觉引起的对触觉的联想。清幽的月色洒在石头上泛起一片冷光,青白青白的像是要凝作霜花。这一句写得非常虚,由月色在石上的反光产生冷的感觉,同时又由冷和白色幻化出霜的想像,作者在此巧妙地运用了通感的艺术表现手法。
诗人置身于朗月的清辉中,山看上去是白的,石也泛着冷光像要结霜,而石下的泉水呢,被月华映照,银光闪烁,简直像是一片雪。古人写夜泉的诗句很多,因为是在夜里,一般都用听觉来表现它,写它的淙淙流声。而本诗的作者却独从视觉来表现它,不能不说是别出心裁的艺术创造。雪的比喻不仅生动形象,而且暗应上文的“冷”、“霜”,承接十分自然,作者的心思绵密由此可见。
初日入高楼,归云杂江树。鱼游新雨清,鸟语晨光吐。
天容起复睹,烟色转轻素。墙草丽车前,巷沟映泥路。
窗明袪宿润,础泫滑微步。会朝有宿客,过午无来屦。
沿砌上蠙衣,虚庭竿犊裤。人生足无事,世故非所虑。
彼语吾不闻,清风有时度。
子昂文律唱唐家,摩诘诗声未易加。场屋有谁深荐达,坐令入彀赖琵琶。
先生溪上宅,华榜有殊称。已为山作主,更与溪为朋。
高甍俯流水,坐见南山棱。濯发云破碎,湔衣雪崩腾。
老蟾驾月来,潋滟一镜升。举棹击空明,玉壶响春冰。
夜久群动息,一啸清风兴。手持修月斧,自控赤鲤乘。
风淡寒轻,又还是、清明时节。几处处、莓苔铺绣,碎红堆缬。
满树绿阴堪止渴,漫山黄雾松花发。背画阑、独立检韶华,闻啼鴂。
怀往事,空凄切;思不断,肠千结。想繁华一瞬,夕阳明灭。
玄武湖边杨柳月,鸡鸣埭上棠梨雪。到如今、何处觅遗踪,泉声咽。
伊闻女希氏,奋迹鸿荒日。神功羲农并,吹簧豁阴郁。
鳌极本寓言,蛇身竟恍惚。遗墓赵城侧,古庙松杉密。
霍岭峙巑岏,汾川眇荡潏。穆穆秉德臣,肃肃拳瞻谒。
祈灵溯遐躅,明禋备精物。天虽积清气,运久恐漏阙。
徒炼五色石,寥廓讵能越。送子顾周道,俾我心于邑。
元帅古郤縠,好客今郑庄。庇人千万处,况乃敦同乡。
作客亦有时,为乐不可常。油幕饱膏馥,勉尔归屠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