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临纵目,对川原绣错,如襟接袖。指点十三陵树影,天寿低迷如阜。
一霎沧桑,四山风雨,王气消沈久。涛生金粟,老松疑作龙吼。
惟有沙草微茫,白狼终古,滚滚边墙走。野老也知人世换,尚说山灵呵守。
平楚苍凉,乱云合沓,欲酹无多酒。出山回望,夕阳犹恋高岫。
登山临水,放眼远眺,对面锦绣错落的山川,便如同衣襟与衣袖般紧密相连,遥指远处的树影,辨认着十三陵的方位,天寿山低迷得犹如土丘一般。转瞬间,时代已发生沧桑巨变,在那能令鬼泣神惊的四山风雨中,明王朝的气运消散已久了。风动帝陵激起了阵阵松涛声,让人怀疑是否是龙变化成的老松所发出的吼声。
只有白狼河始终在长城微茫的沙草外滚滚奔流,乡野老人也知道人事已变迁,朝代已更迭,却仍诉说着明陵有山神守护的传说。遥远的林海苍凉,繁乱的烟云重叠,想要洒酒祭灵,却没有多少酒。从山中出来后,再次回顾那夕阳,依然恋恋不舍地徘徊在高高的顶峰之上。
旸台山:在北京西北郊,山麓有大觉寺,为游览胜地。明陵,明十三陵,在北京西北约九十里的昌平县天寿山下的小盆地上。有十三处明代皇帝的陵墓,统称明十三陵。这首词是光绪十九年癸巳(1892)所作,即甲午战争的前一年。
天寿句:天寿,山名,在昌平县北。十三陵所在地。阜,土山,丘陵。
王气句:王气,天子之气,王气消沉,指王朝的气运已尽。这里谓明王朝于崇祯十七甲申(1644)亡于农民军李自成之手,至光绪十九年(1893),历时已二百五十年,故曰“久”。
金粟:唐玄宗泰陵,在陕西省蒲城县东北的金粟山。山因有碎石如金粟得名,玄宗见金粟山冈有龙盘虎踞之势,遂选定为陵暮之地。
平楚句:楚,丛木,登高远望,见树梢齐平,故云平楚。
如副题“登旸台山绝顶望明陵”所道,这首词是作者在今北京市西北郊区的旸台山绝顶遥望昌平区天寿山下的明代十三个皇陵之感慨。首句“登临纵目”,实暗含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开篇“登临目送,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那种藉古慨今抒怀感事之意。胸怀既大,则眼前五彩交错之山川原野,一片锦绣纵横,也不过宛若在自己襟袖之间了,故云:“对川原绣错、如接襟袖”。而“指点十三陵树影,天寿低迷如阜”二句则应题,说明代诸陵掩映在“树影”之中,野云低垂,云笼雾罩下的天寿山就像一个土堆。“阜”者,低矮丘陵也。天寿山位于昌平区正北方四十余公里处,山下有方圆四十平方公里之盆地,明十三陵便在其中。是以接着的“一霎沧桑,四山风雨,王气消沉久”三句,虽将如画景色大笔濡染,雄浑浩茫,气势非凡,却终究是写明朝已亡。而沧海桑田,风雨相侵,不觉又已经过去二百余年,如今清朝之“王气”,所剩又有几何?
思忖至此,词人心中也暗暗惊疑,以至上阕终以纵目所见收束。“涛生金粟,老松疑作龙吼”是说金栗山上松涛起伏,犹似龙吼。“金栗”,山名,在陕西省富平县东北,以山有碎石如金栗得名,乃唐玄宗泰陵之所在。
下阕仍以写景带起。“唯有沙草微茫”写实,因距离遥远,所以景象模糊。“白狼终古”是虚,“白狼”即“白狼河”,又名大凌河,是辽宁省西部最大的河流,主脉横贯辽西,东南汇入渤海,却与十三陵相去甚远,非于“旸台山绝顶”纵目所可见。因在长城之外,故云“滚滚边墙走”,是作者想象之辞。台幕布好,接着抒写苍凉之思。“野老也知人世换,尚说山灵呵守。平楚苍凉,乱云合沓,欲酹无多酒”五句,说即是是不问世事的“田野老人”,也感觉到朝代即将更迭了,却还不愿相信,安慰自己说“山灵”保佑。然而大地苍穹一片苍凉悲戚,欲以酒来冲淡这愁绪,酒却已经所剩无多,而似乎只有呜咽悲声了。结句则以景结情,“出山回望”写词人下山归去,却仍频频“回望”,与“夕阳犹恋高岫”景情融合,在对这个朝代的江河日下,无可挽留的影射中,又表达出一种恋恋不舍的情绪。
词人因吊前朝皇陵而心情郁结,万感交集,故这首词也格调沉郁悲凉,词境苍凉旷远。而此时早已“万方多难”的清王朝,正是内忧外患,层出迭现,“此诚危急存亡之秋”而“山雨欲来风满楼”了。
父老闻我旋,走书来相存。长者毡貂貐,幼者奉衣巾。
盘飧多礼膳,络绎在吾门。仓皇出肃客,俱我平生亲。
长揖失次第,各各叙寒温。坐中起相劳,行路多风尘。
如何客子颜,反若生阳春。自汝远行游,乡国难具陈。
豺虎满路衢,白日愁行人。朝餐藜与藿,夕卧无安衾。
饥寒且不保,骨肉含苦辛。父老重起词,方与子所云。
子其勿语人,恐令长吏嗔。
滴滴寒声搅夜眠。行云似与楚山连。百川到底终归海,一水元来不护田。
□□□,□□□。□□□□□□□。□□□□□□□,□□□□□□□。
江上秋阴合,柯山晓雨来。貂裘欲辞箧,纨扇已生埃。
落叶湿相藉,晚花寒未开。殷勤探黄菊,九日泛清杯。
论射江亭当午日,沙头雨过少轻尘。七重札透威无敌,两石弓开臂有神。
地插绿杨云叶小,腰悬白羽雪花新。他时会见天山定,肯让凌烟第一人。
豫北二山尚有移,河中一洲亦可为。精诚必至霜尘下,意气所感金石离。
有子合掌修名立,时王权发美誉垂。昔来勤心少骞堕,何不努力出忧危。
胜幡法鼓萦且击,智师道众纷以驰。有生无我俨既列,无明有我孰能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