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嵊县至天台山行杂诗 其二

夜吟方倚树,晓梦已入竹。风铃散疏声,悬灯照凄绿。

颇欣谢尘事,息仰在深谷。迹感铩羽禽,狂惊失群鹿。

穷乡此留滞,乐岁苦踯躅。岂念怀与安,徒成歌复哭。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猜你喜欢
星粲实灯连九市,水流香轂渡千门。
姮娥似有随人意,柳示花前月半昏。
犹记午桥边,曾吟太华莲。
浮生春梦耳,山色故人然。
翠滴层峦雨,青横一抹烟,
何时身此境,濯我以清泉。

君来桂湖上,湖水生清风。清风如君怀,洒然秋期同。

君去桂湖上,湖水映明月。明月如怀君,怅然何时辍。

湖风向客清,湖月照人明。别离俱有忆,风月重含情。

含情重含情,攀留桂之树。珍重一枝才,留连千里句。

明年桂花开,君在雨花台。陇禽传语去,江鲤寄书来。

半玦入我怀,碧彩在天际。窗间独徘徊,夜起真吾世。

无涯终不舍,圣者亦感逝。区区较行藏,何异深则厉。

平生事已毕,待尽即长计。望舒尔知我,默对若有契。

原庙衣冠渭北游,侍臣世世祀春秋。敌马何由向南牧,万神相与卫轩丘。

不为看山不挂冠,布帆无恙度云关。匡庐九叠都看遍,九子重看画里山。

天澹澹,水漫漫。隔江岚翠袭衣寒。轻舟不住梅根浦,爱向中流数髻鬟。

孤亭面直海坛峰,真睹龙翔瑞应龙。长羡僧行图上境,不劳杯渡水边筇。

推移日月东西塔,透彻天渊昏晓钟。妙处难将声相见,吟摹终恐费形容。

菌生枝上雨,龙起穴中雷。
怪影漫溪侧,寒根缠石回。

又衡云过尽,咫尺湘源,旧游重到。望里平林,怪翠烟如扫。

凤叶凋香,虬枝剪玉,任摧残多少。一曲薰风,等闲翻入,怨琴凄调。

金谷杯传,绣笺吟倚,帐烛檐花,只供清啸。大好灵踪,付乱鸦残照。

物自无言,树犹如此,更何人不老。两度骖鸾,千年归鹤,梦回空恼。

湿萤闪光飞不起,八尺风漪夜如水。仙姝不眠肌骨清,起驭夜凉吹玉笙。

曲中忽作孤凤鸣,天帝感泣秋雨零。旱龙暍死嗟莫及,坐见扶桑落叶湿。

前溪水高龙夜吟,不管西郊老农泣。

佳游在上巳,属此清明前。春景已云宴,风光犹未暄。

往寻智果寺,竟得参寥泉。云物岂殊昔,人世自更迁。

邈哉长公咏,风流想当年。我辈复登临,花界何因缘?

古佛俨香阁,真诠积华轩。境超万念空,道胜诸妄捐。

缅怀此会难,徘徊未云还。申章续芳藻,冀或来者传。

仙窟访龙君,开奁炷室薰。
洞中天地别,物外圣凡分。
古井流金水,空山锁白云。
步虚声杳杳,疑向碧霄闻。
江头云阁雨,柳色与春深。
船发春风阻,谁知客子心。
齐朝庆裔祖敖曹,麟角无双凤九毛。声价五侯争辟命,
文章一代振风骚。醉琴自寄陶家意,梦枕谁听益郡刀。
补衮应星曾奏举,北山南海孰为高。

今日长淮好,经过人姓唐。鱼龙秋是夜,鸿雁稻为粮。

古渡犹风浪,吾家世子方。渔歌东岸起,酤酒正斜阳。

如缲如织暮eV々,应节催年使我愁。行客语停孤店月,
高人梦断一床秋。风低藓径疑偏急,雨咽槐亭得暂休。
须付画堂兰烛畔,歌怀醉耳两悠悠。

独携筇杖入罗浮,四百名峰今始游。鲍靓葛洪如有待,洞云岩月似相留。

一封茅屋梅花古,半址松坛药灶秋。谁谓铁桥人不到,我将双袖挹飕飗。

山门绿树若相迎,一道红墙隔水明。小试龙团禅榻畔,静听铃语答钟声。

自锻洪炉面上灰,鬼门关外足徘徊。老妻烂额祈菩萨,小子扶肩接秀才。

蚊厌血枯呼伴去,虱耽气腐挈家来。亲朋探问人如蚁,欲认何人眼倦开。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