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彗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茸荟郁,有无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芟蘙荟,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一卧沧江少世情,西窗鹤梦不曾惊。日高欲进雕胡饭,堂下风吹佩玉声。
白露下百草,茎叶日纷委。是时禾黍登,充积遍都鄙。
在郊既千庾,入邑复万轨。人言田家乐,此乐谁可比。
租赋以输官,所馀足储峙。不然风雪至,冻馁及妻子。
优游茅檐下,庶可以卒岁。太平元有象,治世乃如此。
名流垂画舫,才致近归君。夜拥青藜杖,朝挥白练裙。
悲歌辞上谷,握手对南薰。吾辈何摇落,同淹麋鹿群。
喜逢人日转青阳,燕赏桃花旧草堂。七菜漫随时令设,一杯聊与故人尝。
东风早巳回明庶,柳色行将绕建章。但得弟兄常聚首,不妨京国是他乡。
湖南近岭南,地暖少霜霰。即无春雨膏,青山终不变。
况经三日霖,一绿万峰遍。我时冒雨来,湿翠泼人面。
回飙揭层烟,岚光递隐见。密雨渍颓云,模糊又一片。
宿雾松杉深,浓露藤萝罥。生气入深山,草木郁葱茜。
樵径碧逾高,烧痕青山旋。山畬叠鱼鳞,棱棱自筑堰。
高低畎浍盈,横溢水花溅。溪谷酣笙镛,树杪明匹练。
应接声色劳,远近耳目眩。衣装无寸乾,吾游岂告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