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公必谀令,毋论贤否伦。谀言不从心,有识所不珍。
当事责名誉,舆歌杂赝真。五岭南天外,吏治总声循。
潮广复千里,于揭尤海滨。今之为都者,谁可甘朴淳。
频年山海孽,欲尽蚩蚩民。皮肉供兵火,沟壑半吟呻。
嗟哉刍牧少,翻令司牧嗔。十里闻蟪蛄,千家见鹄鹑。
不谓六月霜,忽动九重春。吁帝哀茕独,得公果仁人。
视伤疮痏日,思艰共苦辛。抚摩足元气,藏喻一恕身。
及兹多故日,方知静者神。休然至治理,简默所繇臻。
邑亦遂无事,今昔可具陈。而我于役竣,适公下车晨。
七月观风草,心口各有因。即今王程步,饥渴动征轮。
回首岐峰北,弦歌想日新。眷言还相勖,庶以慰情亲。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冯 通:凭)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共适 一作: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九月秋风吹破庐,长安城中愁索居。篱边未见陶潜菊,门外空传长者车。
黄尘郁郁倦为客,肺病时时强著书。闻道白衣将送酒,荒芜庭径拟亲除。
载笔趋芸阁,探囊索缊袍。坐销秋日净,心折夜风高。
识字头先白,谋生计转劳。文园多病渴,常想赐蒲萄。
至人玩斯世,汎汎如虚舟。横之或安止,运之亦周流。
昔者张子房,此道恒优优。眷言百世下,之子仍好修。
手携绿玉杖,身著紫绮裘。折花驾白鹿,采药骑青牛。
栖迟木石居,笑傲王侯州。敲火烧灵砂,可以戏神丘。
为人葬白骨,可以生公侯。人言死生理,杳渺甚难求。
君乃不自矜,视之良悠悠。翩然思黄石,去作万里游。
高视浊世间,下士如蜉蝣。玄元无穷门,出入谁与俦。
绵绵日月运,茫茫天地秋。
老去宁知岁月迁,清凉不觉过炎天。
谁家玉笛吹残照,何处双砧捣暮烟。新雁参差云碧处,露光明滑竹苍然。
无言独对秋风立,流水光阴半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