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冯尔韬明府报最

惟别见交情,而今以貌标。古人意中期,伊何外所矫。

少小怀素心,壮游独踽佻。肝胆乍披君,此义日相皦。

审君悉愚诚,微尚无弗昭。恺沐仁风驰,应惭莫之佋。

逐寇扫千妖,赈饥生万殍。凡此持两端,口碑人意表。

余也日追随,鲜敢非公扰。言笑借诗文,酣呼穆清醥。

有时共唏嘘,忧时同悄悄。每忆雨风夕,连吟促鸡晓。

俄然成此别,缅绪曷能藐。此别况复秋,祖道寒烟绕。

霓骖遂莫攀,日与帝乡绕。颜色榕江留,归梦湖心杳。

征云逐长安,皇路日缥缈。行矣慎纶经,勋节咸兹肇。

赠君徒以言,羞为今人眺。空馀千古心,离月今宵皎。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千山苍茫月东出,万木摆摇风怒号。幽人隐几抚群动,清灯明灭炉烟高。

倾珍奉宾客,傲物去珥貂。
贵来不以屈,饮酒且逍遥。
黄金百镒尽,左右无纤腰。
但存丹砂术,有道在一瓢。
百万人家井水黄,江南大半田无秧。
乖龙岂是为霖物,贪弄明珠簸日光。
酒到横波娇满。和香喷面。攀花落雨祝东风,诮不借、周郎便。
背立腰肢挪捻。更须回盼。多生不作好因缘。甚只向、尊前见。
潏潏寒光溅路尘,相传妖物此潜身。
又应改换皮毛后,何处人间作好人。
柳塘微雨。两两飞鸥来复去。倚遍重阑。人在碧云山外山。
一春离怨。日照绮窗长几线。酒病情魔。两事春来无奈何。

事国一心勤以瘁,还家五福寿而康。风波已出凭忠信,松柏难凋耐雪霜。

昔日青衫遇知己,今来白首再升堂。里门每入从千骑,宾主俱荣道路光。

文献风流想故家,玉川室迩已人遐。
何时细赏文清竹,与客同煎陆羽茶。

西湖流入北城阴,小筑祗园切禁林。阁上旃檀风细细,水边云树影沈沈。

天花晓落千门雨,仙梵寒飘万井砧。咫尺青莲成净土,将因不染印禅心。

富贵功名总不关,昔人高节许追攀。心如流水淡中淡,身比浮云閒更閒。

霜雪后凋同菉竹,炎凉不改共青山。年来事事皆疏懒,惟有吟诗兴未悭。

四月临平路,江莲未著花。春风随客棹,绿水护僧家。

对酒邀新月,披襟挹彩霞。晚来堪画处,飞鹭下圆沙。

陆续城边按部归,梅花随处扑征騑。
溪山有助吟题遍,狱市无冤讼牒稀。
竹屋听猿眠碎月,莎庭引鹤步斜晖。
莫嫌瘴雾侵湘客,满路风霜冷枲衣。
羊胖与鬷蔑,雅好非宿敦。
携手遽升堂,一语不待烦。
物理适相感,岂用疏戚论。
夫君今则亡,遗言空复存。
乃能使余悲,览之涕澜翻。
曩在岁丙午,烽烟塞天阍。
四溟波荡沃,公方卧山樊。
忽抚西平传,愤闷神飞鶱。
尚想绣帽翁,凛凛躬橐鞬。
指顾还两都,笋簴安陵园。
唐家有遗黎,不识金鼓喧。
掩卷泪如迸,汗简犹班痕。
平时闾阎中,聊乘下泽辕。
岂知中激烈,感慨在元元。
斯言当余意,为恸声复吞。
但闻神州地,昼暝烟尘昏。
故老不可得,华屋今丘墦。
九原傥作兴,余欲重与论。
日月何忙忙,出没住不得。使我勇壮心,少年如顷刻。
人生石火光,通时少于塞。四季倏往来,寒暑变为贼。
偷人面上花,夺人头上黑。
帘卷窗明,听杜宇乍啼,漏声初绝。乱云收尽,天际□留残月。奈相送、行客将归,怅去程渐促,霁色催发。断魂别浦,自上孤舟如叶。
悠悠音信易隔。纵怨怀恨语,到见时难说。堪嗟水流急景,霜飞华发。想家山、路穷望睫。空倚仗、魂亲梦切。不似嫩朵,犹能替、离绪千结。

谁能解此妙圆觉,弹指可以超无学。沧江俄顷息暴流,水底摩泥光灼烁。

旋来超至一事无,缘生起灭空华如。若沦贪著出遂禊,焉知自性同交芦。

执持真妄不开演,浑似风烟相展转。自在那知兽踏沙,绸缪甘作蚕成茧。

寻常安得竟生身,四法修行两便因。往来迅速无石壁,知慧善巧成陶轮。

眼中何人最胜子,究竟真如微妙理。惟恐浮沤尼海观,空见云腾乌飞起。

忆昔鹿苑道初成,大兴慈誓悟群生。万法无言宁可说,十方有耳皆闻声。

灵山一去几经劫,多少无明成惑业。圣凡由此分两途,终始应知缠五叠。

世人何幸见如来,祗园春暖昙花开。微心已入虚空藏,挥手直上光明台。

如来前身释迦佛,说法曾住耆阇崛。西涉恒河度渺茫,东踰葱岭凌超歘。

三十二相具庄严,一念清澄众善兼。五色金光晃千日,九秋玉鉴悬孤蟾。

每向招提演空法,四百欢闻声飒霅。不论燥湿与蠕蠢,拔及升沉并鳞甲。

浮屠倒影光陆离,巍峨楼殿相参差。多因摄受妙景出,巧夺造化神工为。

温温彧彧窗间度,绚彩非烟亦非雾。画师缩手不敢图,墨客操觚岂能赋。

春风淡荡春日妍,人间一界无诸天。生灵永乐普超济,翼我皇家万万年。

斜吹鸣金锡,归云拥石床。

水滴阶生响,风吹叶有声。梧桐深院里,终夜不胜情。

自系牛昌隐,威风震海寰。
待吾谋用日,同共扫完颜。

  广文曾生,来自南丰,入太学,与其诸生群进于有司。有司敛群才,操尺度,概以一法。考。其不中者而弃之;虽有魁垒拔出之才,其一累黍不中尺度,则弃不敢取。幸而得良有司,不过反同众人叹嗟爱惜,若取舍非己事者。诿曰:“有司有法,奈何不中!”有司固不自任其责,而天下之人亦不以责有司,皆曰:“其不中,法也。”不幸有司度一失手,则往往失多而得少。

  呜呼!有司所操果良法邪?何其久而不思革也?况若曾生之业,其大者固已魁垒,其于小者亦可以中尺度;而有司弃之,可怪也!然曾生不非同进,不罪有司,告予以归,思广其学而坚其守。予初骇其文,又壮其志,夫农夫不咎岁而菑播是勤,甚水旱则已;使一有获,则岂不多邪?

  曾生橐其文数十万言来京师,京师之人无求曾生者,然曾生亦不以干也。予岂敢求生,而生辱以顾予。是京师之人既不求之,而有司又失之,而独予得也。于其行也,遂见于文,使知生者可以吊有司而贺余之独得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