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怨 其一

高楼俯江树,楼上有蛾眉。旧约空成叹,新愁可诉谁。

春閒翡翠幕,月冷杜鹃枝。荡子复何处,杨花无定时。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猜你喜欢
蒙笼杨柳馆,中有南风生。风生今为谁,湘客多远情。
孤枕楚水梦,独帆楚江程。觉来残恨深,尚与归路并。
玉匣五弦在,请君时一鸣。

诗卷随身四十年,忙时参得竹箄禅。而今投老湘西寺,卧看湘江水拍天。

三分香有七分清,月冷霜寒太瘦生。
山泽之儒君识否,乐天姓氏谪仙名。
柳青青。酒清清。雨脚涔涔忆渭城。一尊和泪倾。
山青青。水清清。水阔山重不计程。愁堆长短亭。

黄山猎地广,青门官路应。律改三秋节,气应九钟霜。

曙影初分地,暗色始成光。高旆应楸坂,缇幕杏间堂。

射马垂双带,丰貂佩两璜。苑寒梨树紫,山秋菊叶黄。

华露霏霏冷,轻飙飒飒凉。终惭属车对,空假侍中郎。

遥怜沧海上,独对白鸥群。客自殊方到,秋看此夜分。

凌风孤骑远,扫径一鸿闻。明月湖南早,君无待暮云。

六十诗翁爱幅巾,清江濯尽洛阳尘。若无野客来同巷,合有山僧去作邻。

醉卧不知云到枕,吟行唯许鹤随身。眼看富贵真如梦,说到穷通定笑人。

邂逅淮东别,逡巡二纪馀。岂期还故里,止得望灵舆。

直道钦遗誉,高门仰旧居。鄙情凭薤唱,聊以解欷歔。

山郭萧条晚,秋堂窈窕深。
轻寒笼暮霭,横吹度疏砧。
丛竹深藏翠,孤云带晚阴。
淹留有幽趣,不碍短长吟。

安石营新墅,高阳总旧游。鸥边横短棹,花际涌高楼。

河朔弥天饮,蓬壶缩地游。孟尝门下客,偏我黑貂裘。

两溪似溪水,澄然清且平。扬历遍中外,上应执法星。

素手持三尺,五月霜风冷。若人怀明执,惨舒无容情。

行将是非鉴,努力事廷争。

《骚》、《选》亡来雅道穷,尚于律体见遗风。
平生莫售穿杨技,十载曾加刻楮功。
此去末应无伯乐,后来当复有扬雄。
吟窗玩味韦编绝,举世宗唐恐未公。

天水空明接杳冥,老禅三昧解通灵。欲将东海为平地,尽捲西江入净瓶。

宿霭微分沙鸟白,晚风犹带毒龙腥。他时月夜来相觅,笑指狼峰五朵青。

谩说师雄醉月边,稚川曾隐此山巅。
料伊不是丹砂力,只服梅花换得仙。
万年枝下昔同趋,三事行中半已无。
路自长沙忽相见,共惊双鬓别来殊。

吾乡原水国,名胜擅林泉。对此卜居地,应吟《招隐》篇。

待营因树屋,拟蓄卖文钱。相约羊何辈,归耕且授廛。

曾将肝胆许先皇,一代英雄独擅场。帐底军声严细柳,剑光雄视起韶阳。

风前校武旌旗壮,醉里寻僧竹院凉。能使笑谈清瘴海,九成台上月苍苍。

斗室虚无隘九州,萧条还作采真游。黄梅花坼融朝霰,疑是铜仙铅泪流。

前贤立事岂徒然,惠政须教振古传。
芍水灌余三万顷,楚人祠已二千年。
近闻令尹开新{左片右臿},不避风波上小船。
堤筑已完舆颂洽,去时民吏重留连。

  上篇

  雨、风、露、雷,皆出乎天。雨露有形,物待以滋。雷无形而有声,惟风亦然。

  风不能自为声,附于物而有声,非若雷之怒号,訇磕于虚无之中也。惟其附于物而为声,故其声一随于物,大小清浊,可喜可愕,悉随其物之形而生焉。土石屃赑,虽附之不能为声;谷虚而大,其声雄以厉;水荡而柔,其声汹以豗。皆不得其中和,使人骇胆而惊心。故独于草木为宜。而草木之中,叶之大者,其声窒;叶之槁者,其声悲;叶之弱者,其声懦而不扬。是故宜于风者莫如松。盖松之为物,干挺而枝樛,叶细而条长,离奇而巃嵸,潇洒而扶疏,鬖髿而玲珑。故风之过之,不壅不激,疏通畅达,有自然之音。故听之可以解烦黩,涤昏秽,旷神怡情,恬淡寂寥,逍遥太空,与造化游。宜乎适意山林之士乐之而不能违也。

  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走石濑;稍大,则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方舟上人为阁其下,而名之曰松风之阁。予尝过而止之,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夏不苦暑,冬不酷寒,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偃蹇而优游,逍遥而相羊,无外物以汩其心,可以喜乐,可以永日;又何必濯颍水而以为高,登首阳而以为清也哉?

  予,四方之寓人也,行止无所定,而于是阁不能忘情,故将与上人别而书此以为之记。时至正十五年七月九日也。 []

  下篇

  松风阁在金鸡峰下,活水源上。予今春始至,留再宿,皆值雨,但闻波涛声彻昼夜,未尽阅其妙也。至是,往来止阁上凡十余日,因得备悉其变态。

  盖阁后之峰,独高于群峰,而松又在峰顶,仰视如幢葆临头上。当日正中时,有风拂其枝,如龙凤翔舞,离褷蜿蜒,轇轕徘徊;影落檐瓦间,金碧相组绣,观之者目为之明。有声如吹埙箎,如过雨,又如水激崖石,或如铁马驰骤,剑槊相磨戛;忽又作草虫呜切切,乍大乍小,若远若近,莫可名状,听之者耳为之聪。

  予以问上人。上人曰:“不知也。我佛以清净六尘为明心之本。凡耳目之入,皆虚妄耳。”予曰:“然则上人以是而名其阁,何也?”上人笑曰:“偶然耳。”

  留阁上又三日,乃归。至正十五年七月二十三日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