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夜过西池书斋留酌赋得钟字

燕台故事老年踪,楚调狂歌圣代容。乘兴西来秋草遍,凭高北望暮云重。

自疏客计閒长铗,几向王门驻短筇。春酒淹留何限意,满城华月夜深钟。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猜你喜欢

山凿落兮眇嵚岑,云溶溶兮木棽棽。中何有兮人不睹,远欹差兮閟仙府。

彼仙府兮深且幽,望一至兮藐无由。望不从兮知如何,心混混兮意浑和。

思假足兮虎豹,超阻绝兮凌趠。诣仙府兮从羽人,饵五灵兮保清真。

此花莫遣俗人看,新染鹅黄色未乾。
好逐秋风上天去,紫阳宫女要头冠。

君不见韩昌黎,文章二百年。又不见杜陵老,风月三千首。

号寒啼饥四壁空,谩有篇章在人口。书生生事良易足,深林一枝河满腹。

但令藜苋可充肠,便把离骚静中读。儒冠误身诚可怜,陈侯半世身犹邅。

斗酒初乏青铜钱,忍饥哦诗空可传。富儿菽粟泥沙掷,不必登朝家万石。

水陆毕陈方丈食,锦绣还将被墙壁。但资口腹为身谋,问以诗书初不识。

天公赋予真相百,彼富吾仁如黑白。乡党宁无急义人,谁哀王孙与进食。

尝思漂母饭淮阴,何用区区论报德。

一切法无差,水牛生象牙。
莫将无量义,欲觅妙莲华。
羡他骢马郎,元日谒明光。立处闻天语,朝回惹御香。
台寒柏树绿,江暖柳条黄。惜别津亭暮,挥戈忆鲁阳。

崇山奠朱维,实维群山囿。葱茏薄光景,隐显变气候。

百泉萦虹蜺,万谷蒸饙馏。深根入无底,峻表切星宿。

嶒崚削剑戟,窈窕错锦绣。骑云擘高掌,窦石室阴嘼。

金鸡鸣未晨,玉女来自逗。琪树缟玄宵,瑶花落清昼。

美人游不还,霜月怨猿狖。凄凉驾壑槎,芜没白玉柩。

蓬莱渺沧海,弱冰浩浸溜。良辰不可掩,沉思令人瘦。

安得凌风翰,飘飖逐飞鹫。寻源挹孤清,搴林摘三秀。

逍遥观物化,俛仰空宇宙。真铨倘可求,吾将解吾绶。

志士顾名节,商人竞刀锥。义路久荒没,人谁得其蹊。

夷齐独何为,行矣西山薇。猗彼延陵子,高踪邈难期。

清风激颓靡,薄俗渐浇漓。岂意千世下,人犹想刑仪。

端居贵名教,动息怀所宜。冥心戒苟得,百行从可知。

仲尼有明训,勖尔恒自持。

梦回天晓。帘捲闻啼鸟。风雨深深人不到。砌上碧苔生了。

踏青辜负良期。低鬟悄自寻思。桃叶柳芽都小,问春为底来迟。

月光如水洗虚空,人在城西金碧丛。一自龙天推出后,何曾只字到山中。

身处玄门,不遇真师,徒尔劳辛。若绝学无为,争知阖癖,多闻博学,宁脱根尘。固守自然,终成断灭,着有着无都不真。般般假,那星儿妙处,参访高人。一言说破元因。直指丹头精气神。问一穷玄关,本无定位,两般灵物,只在心身。动静相因,有无交入,五气朝元万善臻。幽奇处,把一元簇在,一个时辰。

马上微风散薄阴,玉笙吹客过华林。山中宰相杳何许,日暮碧峰鸡犬音。

绿刺含烟郁,红苞逐月开。
朝华抽曲沼,夕蕊压芳台。
能斗霜前菊,还迎雪里梅。
踏歌春岸上,几度醉金杯。

世乱何从托此身,荒城牢落偶相亲。民情固洽初来日,兵气终悲乍见人。

钜鹿郡连来羽檄,穆陵关近起烽尘。携家避地头俱白,寇至更堪消息真。

读书慕圣贤,禔躬凛苍昊。
世事重且艰,一一萦怀抱。
白日忽西颓,山枯山木槁,
鲁阳漫挥戈,杞国忧如捣。
人或诿气数,我独伤伦道,
海羽知{左口右御}石,冥魂能结草。
昂藏美衣冠,岂忍同屠保。
成改难逆料,死生任常造。
天心倘未厌,努力书勋考。

催人光景定如梭,白日无情莫浪过。苜蓿饱餐忘世味,草堂兀坐养天和。

游春出去花粘履,钓罢归来月满蓑。村北村南人鼓腹,便宜更唱太平歌。

湛碧一泓深,潺湲泻不断。高穹沛四时,派别环周半。

飘飘黄叶坠幽庭,万里无云宇宙清。
飒飒凉飚生户外,韶阳三句转分明。
夫子曰止,臣非索隐。
士各有志,亦既耄只。
天子曰猷。咨尔夫子,
汝予交修。

策杖及山麓,已觉心清凉。登顿出高阁,凭栏俯江光。

天风左右来,飘摇吹我裳。竹树散清影,茗碗有余香。

何当执热时,披襟此翱翔。

小乱入城好,大乱入山便。在昔用斯语,于今则不然。

盗贼满山时,岂能此独全。父老为我言,此地久安眠。

万山拥其后,千山护其前。灌木万余株,清流绕其边。

曲径十余里,危石悬其巅。不惟山水好,而又有山田。

不惟山田好,又有美竹焉。有麻果如丝,有栗果如拳。

有梅匝茅屋,有兰可成阡。相见皆古人,不分愚与贤。

亦少衣冠人,岂复肯守钱。其风不凋薄,或可免颠连。

吾将携妇子,酿酒乐尧天。诸子渐长大,课读兼课佃。

斫竹学织帘,读书功不捐。无米拾橡栗,聊以续炊烟。

探奇既有梅,采药将学仙。佩此王者香,一抚《猗兰》篇。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