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观潮

海色雨中开,涛飞江上台。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绝岸愁倾覆,轻舟故溯洄。鸱夷有遗恨,终古使人哀。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大海的景色在雨中蒙蒙展开,滚滚波涛飞溅到江上观潮台。

潮水来时,声音像千骑马在奔腾震天动地,气势像席卷着群山奔腾而来。

岸的削壁,被潮水拍打时生怕被冲垮;但江中的弄潮儿却敢于驾着轻舟,随着潮头起伏腾跃,在水上回旋。

“鸱夷子皮”里,伍子胥的尸首犹有遗恨,钱塘江的怒潮永远使人感到悲哀。

注释

钱塘:钱塘江,浙江的下游。

台:指观潮的台。

绝岸:陡岸。

溯洄:逆流而上。

鸱夷:皮袋,这里借指潮神伍子胥。据《吴越春秋》等记载,春秋吴国大夫伍子胥因劝谏吴王夫差而被疏远、赐死。伍子胥临死时,嘱咐家人把他的眼睛挖出来或者把头割下来悬挂在南城门上,以便看到吴国的灭亡。吴王大怒,下令用鸱夷把他的尸体包裹起来,投入钱塘江。后来伍子胥化为钱塘江潮潮神。

赏析

  这是一首歌咏自然景观的诗,该诗描绘了钱塘江汹涌澎湃的声势。诗人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极力描写潮声之大,水势之猛,写实中渗透想象,描摹形象生动,体现了作者非凡的语言驾驭能力。最后把钱塘江的滔天巨浪及其排山倒海的不凡气势,想象成是伍子胥充满遗恨,表达了作者对伍子胥充满深深的同情、惋惜与慨叹。

  首联,紧扣雨中观潮之特点,以雨为背景,突出“涛飞江上台”,为下文进一步描绘钱塘江潮的磅礴声势作铺垫。

  颔联,以千万匹骏马飞驰而来比喻钱塘江潮震天动地的涛声,以其仿佛席卷着群山奔腾而来比喻江潮不可抵挡的气势,与宋代词人潘阆的词句“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酒泉子》“长忆观潮”)有异曲同工之妙。

  颈联,将状写潮涌之声势与吟咏弄潮儿的弄潮之气魄结合起来。宋代词人周密的散文《观潮》有一段描写弄潮儿的文字:“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着墨无多,却惟妙惟肖地再现了弄潮儿披发纹身、手持彩旗、涛头弄潮的情景,令人拍案叫绝。施闰章的这两句诗描写弄潮儿,用语更少,别具一格。它写弄潮儿,却不明言,而以“轻舟”借代。驾驭“轻舟”的正是勇敢矫健的弄潮儿,故写“轻舟”,也即写弄潮儿。不写斯人,而斯人自见,这是其精妙之处。江潮汹涌澎湃,“绝岸愁倾覆”,可“轻舟”偏要投身急流之中,“故溯洄”。这里,诗人未具体描写弄潮之场面,而以“愁”与“故”相对照,突出了钱塘江潮惊涛拍岸的气势,更衬托出了弄潮儿迎潮而上、不畏艰险的气魄,可谓这两句诗的又一妙处。

  尾联,发诗人观潮之慨。史载,春秋时楚国人伍子胥,其父伍奢、兄伍尚都被楚平王杀 害,他逃奔吴国,先佐吴王阖闾伐楚国,后又佐吴王夫差(阖闾之子)打败越国。最终,夫差听信伯嚭的谗言迫伍子胥自杀,并下令将其尸首装入“鸱夷革”抛进江中。后来传说伍子胥怨恨吴王夫差,死后驱水为涛,因而,钱塘江潮又有“子婿朝”之称,诗伟联发诗人观潮之后的感慨,由观潮联想到伍子胥及其传说,为伍子胥的冤死而鸣不平,笔墨焕然,耐人寻味。

创作背景

  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秋,诗人因在家闲居无事,曾赴杭州一带旅游,这首五律即描写此行所亲见的钱塘江八月大潮的雄壮声势,钱塘江乃名闻天下的奇观,每逢农历八月十八前后,杭州湾钱塘江口涌潮袭来。波涛万丈,气势磅礴,令人惊心动魄,观潮以在浙江海宁所见最为壮观,故钱塘潮一名“海宁潮”,此诗所写即海宁之所见。

施闰章

  施闰章(1619—1683),清初著名诗人。字尚白,一字屺云,号愚山,媲萝居士、蠖斋,晚号矩斋,后人也称施侍读,另有称施佛子。江南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顺治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十八年举博学鸿儒,授侍讲,预修《明史》,进侍读。文章醇雅,尤工于诗,与同邑高咏等唱和,时号“宣城体”,有“燕台七子”之称,与宋琬有“南施北宋”之名,位“清初六家”之列,处“海内八大家”之中,在清初文学史上享有盛名。著有《学馀堂文集》、《试院冰渊》等。

  猜你喜欢
灵王太子本读书,纵谈谷洛参诸儒。
生来不见全盛初,老成遗训谁楷模。
心知渐失文武余,萧然直入山中居。
山间吹笙凤凰呼,升天白日乘龙车。
周人聚观拜路隅,明月为佩云为裾。
归来千岁孰在无,赤松老彭自为徒。
上侍玉宸临九区,烜赫不类山泽癯。
依山作邑贤大夫,夜中焚香溯空虚。
我欲从之驾肩舆,秋风八月来徐徐。

曾携旧书卷,来宿古禅林。方外求知性,诗中得赏音。

炉开山夜静,门掩雪天阴。杌上一寒砚,灯前三苦吟。

韵强颜汗落,句切鬓丝侵。玉就还重琢,河穷更远寻。

穴争探乳虎,沙独拣良金。字稳天星转,篇终海月沈。

唱酬同记录,得失暗规箴。木铎不徇路,薰风难和琴。

半生谁引手,中道比分襟。分野三吴阔,年华二纪深。

师方传祖印,我欲谢朝簪。岭外烟岚地,湖边云水心。

情悰张翰鲙,梦想陆机禽。松下莓苔石,何年重访临。

端重嗤浮俗,深沈烛事几。
上天陪将相,宥地赞枢机。
辰告言犹在,朝回事已非。
空贻郎罢叹,不见子行归。

族类丛生楚水滨,前身未嫁湘夫人。请君试搅残箨上,也有斑斑泪点频。

野翁新筑此山庄,石子回阶引石梁。满地湿云封寿坞,隔墙高树比僧坊。

扫苔容我来题璧,刻竹烦君补和章。信与辋川风致合,老须裴迪共壶觞。

赵公二子美无度,双桂名轩拟弟兄。已信结根同得地,更怜交叶总含清。

肯随桃李争颜色,要与松篁一性情。笑煞田家紫荆树,却从憔悴复重荣。

季路三都不尽隳,城孤尚许脱阽危。
一日西家鼠运去,太丘忽有杜亡时。

适意能几何,日月不居,逝如江河。裴回路岐,自使蹉跎。

遥望旧乡,郁何嵯峨。心之烦忧,其端孔多。炯炯多所念,鼎鼎欲何为。

举世如驰,拙者守道,智者趋时。上观下获,以博铢锱。

岂不洵美,匪伊所思。秋风既寒,昔蹈东海,一何盘桓。

流水出门,白云在山。风尘挠予,去不遑安。夙夜在公,凋此华颜。

天道难知,人胡可谋。遗荣避世,师彼庄周。凿坏踰垣,亦复何求。

楚楚贵人,不知春秋。斗酒相呼,以游以遨。岂伊异人,夙昔同袍。

莫小泰山,莫大秋毫。直木先伐,薰香自烧。尔不自夷,岁月其慆。

葆真缮性,含光自韬。存神观化,睎彼松乔。

放船重到金山寺,独对沧江照鬓丝。过客谩惊天险处,老僧曾见海枯时。

通宵月色鱼龙喜,绝顶秋声鹳鹤悲。琼树花开不归去,妙高台上要题诗。

吹来一叶报秋知,玉露金风正及时。戴了凉巾披野服,桂花香里看唐诗。

共有垂纶兴,何期并钓船。中流频鼓枻,得意久忘筌。

岸静秋涛落,帆收沙月悬。蛟龙正入夜,神理太幽玄。

灶养抽薪带湿烧,爆声还冀七弦调。中郎才思都消歇,莫恨琴材爨下焦。

迢迢水国数千里,梦逐寒云过江水。东风雨雪晓濛濛,一叶往来湿烟里。

压架香添滴翠新,背时残朽咤回春。烟枝风叶无多景,珍重栽培待后人。

芦叶萍花映白沟,百年塘泺两朝秋。天长马放滹南碛,霜落乌啼代北州。

衰草独寻磨剑石,凉云不散洗妆楼。珠冠只博梁园醉,兄弟烽烟万里愁。

大儒盗诗书,大官盗庾廪。颜稷遇殊途,惠蹠生异禀。

豺虎欺岁凶,螟螣贼岁稔。鹪{冥鸟}稳睫巢,鼹鼠饱河饮。

鸡犬舐剩丹,蝇蚋拾馀沈。凡此芸芸生,实难一一品。

中疑辞或枝,色厉内多荏。离朱视必明,师旷听必审。

渊明圣之徒,有解不求甚。昌黎诡于文,天孙织云锦。

大风扬秕糠,长河走砂碜。奈何一蹉跌,只足怜夔踸。

嗟余才力薄,六马朽索懔。坐井蛙不旋,竭泽鱼初淰。

先生好六经,日日鸠醉椹。更得主人贤,向趾请席衽。

河马行负图,宝龟应卜朕。定{古见}文运昌,后学争来谂,换骨予大药,咽气谢凡饪。

江左起王谢,眼中无刘沈。颇闻大憝诛,四裔兵革寝。

且图眠食安,肝鬲息雕锓。吾舌固尚在,愿学寒蝉噤。

约作梦中游,得趣同忘枕。

古榕阴里屐痕微,百折危阑入翠微。泽国春深烟雨合,荒台草满杜鹃飞。

孤舟万里谁轻到,二水三山我欲归。似听秦淮歌管动,湘桥镫火映江矶。

空斋渡深夜,高卧一床秋。苔老浑无色,溪清浅欲流。

尘随红叶扫,心付懒云收。萧瑟闻征雁,空归万籁休。

少游兄弟性相仍,石室宜招世外朋。万翠竹深非俗籁,一圭山远见孤棱。

酒阑遽作将归雁,月好争如无尽镫。尚与梅花有良约,香黏瑶席嚼春冰。

跳身党祸出乡关,辛苦书生戎马间。已分妻孥成死别,宁知丧乱复生还。

孱王驺骆穷年恨,故土莺花镇日间。一亩荒凉干净地,千秋恐染泪痕斑。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