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杨飞白花,飘飘万里去。多情蜂蝶乱追随,不问依栖向何处。
人生漂泊无定踪,一似杨花趁暖风。今朝马足西边去,明日车轮又向东。
可怜不识归来路,一去江山千万重。杨花本是无情物,懊恼人生在客中。
薄暮师归不肯从,昏黑七圣皆迷踪。久倚门闾望不至,恐陷虎口蚺腹中。
岂知壮志直前去,穿贯兽穴飞云峰。三生笑坐三生石,眼轻四百归鸿蒙。
蒋生蒋生真士雄,踏碎五岳成虚空。
古之君子,无须臾而不学,故其为徳无须臾而不进。鸡鸣而兴,莫夜而休,出则莅官治民、事师友、对宾客,入则事其亲、抚其家,教其幼贱,无须臾之间不习其事、学其礼。观天地之道,察万物之理,以究道徳之微妙,未始有顷刻之休,是故其徳日进而不可止。
古之君子,饮食、游观、疾病之际,未尝不在于学。士会食而问肴烝,则饮食之际未尝不在学也。曾晳风乎舞雩咏而归,则游观之际未尝不在学也。曾子病而易大夫箦,则疾病之际未尝不在学也。今之所谓学者,既剽盗其皮肤,攘掇其土苴,比于古之人大可愧矣。冠而仕则冠而弃之,壮而仕则壮而弃之。故后世之君子大抵从仕数年,则言语笑貌嗜欲玩习之际,比之进取之初以儒自名者,固已大异矣。
元丰之乙丑,余官于咸平,治其所居之西,即其旧而完之。既洁□新矣,于是取《诗》、《书》、古史陈于其中,暑则启扉,寒则塞向,朝夕处乎其中。余惰者也,故取古之道而名之曰“进学”,而书其说,庶朝夕得以自警焉。
蓬莱海中云,太行天下脊。相去万馀里,脊望不脊即。
君骑学骝马,捧檄来夙昔。焉知冀北材,绊此江南役。
肃肃冰霜姿,翩翩水云迹。三载职巡逻,公馀目经籍。
我老厚交契,相过惟咫尺。平生诗酒怀,公田足香秫。
朱楼俯官道,向水光的皪。开帘见青山,徙倚生悦怿。
海氛忽凭陵,蒙冲肆攻击。弓开新月弯,剑倚秋空碧。
跋涉洪涛中,归语心戚戚。惟喜山谷间,穿窬自宁息。
花村犬生氂,民庶安种植。解龟及初秋,荐剡已腾陟。
大初助褒词,宪府终见辟。双溪风月清,往矣无愧色。
仪式著宏纲,临事须谨饬。
床头数卷书,足以乐樵渔。众谓衣冠传,自同岩谷居。
潜心富仁智,育德审盈虚。刺史如相访,渊明有旧庐。
江云漠漠水迢迢,去越孤舟逐浪摇。微月尚堪乘晚棹,回风故遣息寒桡。
正思吴地人方迩,为问枫桥路岂遥。此夜客肠翻欲结,高栖几处莫吹箫。
炎汉逮中叶,朝纲已不整。桓灵继昏愦,天怒发灾眚。
殿陛妖孽生,边塞烽烟警。维时有张角,啸聚群不逞。
公言苍天死,黄巾系要领。扰乱遍九州,响应暨五岭。
从来邪术兴,变乱在俄顷。诛斩不期多,驱治贵用猛。
奸雄利时危,乘閒志乃骋。时岂无忠良,出语剑在颈。
哀哉建安君,厉阶遂为梗。戎马走仓皇,流萤借馀景。
运际田篡齐,数应吴入郢。幽囚浊尘城,不死实为幸。
客行过遗墟,谈者犹齿冷。前事后之师,何人发深省。
双双飞蝶,灼灼秾花,写成矮卷。旧纸澄心,题名细字传画院。
别有书格簪花,剩一行柔翰。梅雨惺松,踞床长日堪遣。
闻说深闺。掩虾须、绮窗闲玩。粉痕脂印,依稀馀香可辨。
叶子泥金消夜,凤衾慵展。留与人间,几回看罢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