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宗孟(1022-1088年),字传正,阆州新井(今四川南部西南)人。仁宗皇祐五年(1053)进士(《郡斋读书志》卷一九《蒲左丞集》),调夔州观察推官。治平年间,发生了水灾和地震。蒲宗孟上书斥责朝中的大臣,后宫和宦官。神宗熙宁元年(1068)召试学士院,为馆阁校勘。六年,进集贤校理(《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六),同修起居注、知制诰,转翰林学士兼侍读。元丰六年(1083),出知汝州,加资政殿学士,徙亳、扬、杭、郓州。哲宗元祐三年(1088),御史劾在郓为政惨酷,夺职知虢州(同上书卷四二七)。
岁晚惊呼身已老,天涯流落首空回。便将酒力推愁去,且放春光入眼来。
人语嘻嘻争斗草,宫花闪闪艳妆梅。雪消水暖春江动,绿涨葡萄万斛醅。
烽燧全消大漠清,弓刀闲挂只春耕。瓜期五载如弹指,谁怯轮台万里行。
结客少年场,诩诩日追逐。如何伐木诗,雅韵竟难续。
缅怀金石交,仰止圣贤躅。直谅资丽泽,燕辟承耻辱。
所以善道之,讵云惜忠告。吾生已壮齿,沉冥尚幽谷。
譬之百疾攻,良药久未服。端居发深省,怆然抱惭恧。
昨感吾子言,一一道衷曲。岂同心背负,甘为手翻覆。
膏肓托砭箴,茅塞藉锄斸。愿言坚此盟,吾志当共勖。
风满幽林雨满山,蓝舆何事过溪还?已愁往路春泥滑,复惜空斋麈尾閒。
日午炊烟生竹里,天寒饥雀噪檐间。此时不共围炉饮,惆怅蓬门独自关。
下车谁问百年人,定过桃源一问津。无侮老成存古训,扬清激浊道之神。
閒登黄鹤旧矶头,万顷烟波起暮愁。想像故人心似我,汉阳门外望南楼。
三星排空山月明,思归客子夜半行。单衣短褐风凄清,响踏黄叶栖禽惊。
匆匆晓转沙岸侧,枯蓼寒芦鸣索率。山月欲随山烟黑,前途无人脚无力,行路难,堪叹息。
念秋来、惜离伤别,珠帘垂又还捲。西风只会吹梧叶,那识芳园零乱。
晴又晚。最怕是、重阳风雨年年惯。暮云一片。空绕遍天涯,画栏凝伫,怎教黛痕展。
情未倦。更上层楼望远,婵娟谁与为伴。供愁惟有东篱菊,解得愁深愁浅。
秋不管。也不怕、玉关旧路阴晴换。千回万转。要寄取相思,庭前为托,疏柳倩征雁。
绿云影里,把明霞织就,千重文绣。紫腻红娇扶不起,好是未开时候。半怯春寒,半宜晴色,养得胭脂透。小亭人静,嫩莺啼破清昼。
犹记携手芳阴,一枝斜戴,娇艳双波秀。小语轻怜花总见,争得似花长久。醉浅休归,夜深同睡,明月还相守。免教春去,断肠空叹诗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