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谓(966-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丁氏先祖是河北人,五代时迁居苏州。祖父丁守节,与范仲淹曾祖范梦龄同是吴越国中吴军节度使钱文奉(钱镠之孙)的幕僚,任节度推官,遂为长洲人。离京时,宋真宗特赐御诗七言四韵和五言十韵,“尤为盛事”。他同时兼任使持节苏州诸军事、苏州刺史、苏州管内观察处置堤堰桥道等使,又兼任知升州军州事。天禧初(1017),以吏部尚书复参知政事。不久,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玉清昭应宫使、平章事兼太子少师。乾兴元年(1022),封为晋国公。显赫一时,贵震天下。
最高寒。是危楼、对远山。到三更筵罢,月上笛声阑。
香也残。酒也残。
晓莺将啼燕未还。奈此时、屏冷枕单。看渠移烛卸钗鬟。
留又难。去又难。
陶邑诸侯地四通,衣冠海岱故称雄。宰官问俗兼能赋,更似泱泱大国风。
流莺惊起不成栖,入到繁华梦觉时。
人面只今何处在,魏公怀旧嫁文姬。
灵光岁久独岿然,岘首遗碑亦未迁。会向三生记前佛,暂从方丈识诸天。
篆香徐刻黄金印,梵宇时开贝叶篇。门外霜风正摇落,庭前翠柏自安禅。
忆昨遭戎马,同浮十里江。括囊聊遁世,怀宝岂迷邦。
眼底云空过,眉间雪未厖。不因参嚼蜡,那得寸心降。
寺枕青山石径斜,钟声催月上梅花。老僧晓起浑无事,手掬新泉试早茶。
客里秋风厌道途,归来决策侣樵渔。知心白石烟霞在,满眼青山故旧疏。
畏热还思亲枕簟,爱閒应愧负琴书。麻姑池上花如锦,何日相过驾短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