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写北斋雨后的景色和作者的闲适心情,同时勾起作者对过去山居生活的回忆。起联先总写北斋环境的幽静。颔联上承首句,扣住诗题,写北斋雨后之景。诗中虽然只写了景,可是这景中还有一个人,就是站在庭中欣赏这美景的作者,因而又同次句紧紧关合。末句则表达了对旧日山居生活的向往。通篇情深意挚,曲折婉转,柔和含蓄,意境幽美。
起联先总写北斋环境的幽静。北斋是作者在府衙内读书休憩的地方。庭院不大,园圃却极清幽,因为作者非常喜爱这个地方,所以常常免去属吏的例行参见,留连其中。“幽圃”不仅指地方僻静,主要还在于这里吏民不到,没有官事打扰,能使人得到心灵上的平静。旧时属吏每天早晚两次到上司衙门排班参见长官,报告公事,叫“衙参”,也省称“衙”。说“常教”,就不是完全免除,不理政务,而是无事报告时,即免去虚套,用字很有分寸。这两句总掣全篇,又引起下文,下面各联,即分别从景、事、情三个方面,作具体描绘。
颔联上承首句,扣住诗题,写北斋雨后之景。鸟雀和蝴蝶最怕雨,雨后天睛,它们也最先出来活动,所以作者最先听到竹上的鸟雀声。特用“双禽”两字,不仅因为鸟雀常常成对而飞,还因为两鸟对鸣,双双跳跃,更能见出鸟雀鸣叫的欢快悦耳,竹枝的摇曳多姿,如一鸟便有孤栖冷落之感。“占”是占有之意,写出鸟雀的欢喜得意神情,如改“占”为“站”,那就写成死鸟,索然无味了。深秋时节,蝶影已稀,故只写一蝶。因为这时花事已少,所以那只蝴蝶飞来飞去,四处寻觅。
文同是宋代大画家,尤其擅长画竹,苏轼曾多次为其所画之竹题赞,《图画见闻志》也说:“文同墨竹富潇洒之姿,逼檀栾之秀,疑风可动,不笋而成。”此联鸟声蝶影,高下相映,竹摇翠影,花含水珠,再衬着蓝天碧草,画面美丽,是大画家的手笔。“占”字、“寻”字,尤其传神,近代诗人陈衍特别赞赏它“下得切”,(见《宋诗精华录》),点评得很确切。这里的一切景物都是那样淡雅素净,雨后的空气一尘不染,一切都显得那么清新,正是首句“绝清佳”的绝好写照。诗中虽然只写了景,可是这景中还有一个人,就是站在庭中欣赏这美景的作者,因而又同次句紧紧关合。
上面写室外,下面转到作者在室内的生话。“吴画”指唐代大画家、被后人尊为“画圣”的吴道子的画,这里用作珍贵名画的泛称。“扫壁”不仅是因为爱惜画,也表明兴致很高,所以特别挂在壁上,细细端详品鉴,绝非随便打开草草一瞥。“越茶”即越地(今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所产之茶。越地盛产茶叶,多名贵品种,诗中因用作名贵茶叶的代称,同时也兼含着路远难致之意。茶叶既这样名贵难得,又是初次“试”饮,能享有此味者,是作者的知心好友,他们交谈时十分快乐欢畅。观画品茗,都是极其高雅之事,而一为独处之乐,一为交友之乐,情趣不同,而心情之恬淡闲适则相同。
这清幽的景色和闲适的乐趣,勾起作者对过去山居生活的回忆,因而引出末联。“野兴”就是指山居生活的情趣。这句是倒装句,是说因为公事稀少,所以野兴渐渐多了起来,并不是说为了多些野兴而少办公事。而公事之少,又与作者的治理有方有关,这里含着一些得意心情。在作者的《丹渊集》中,载有不少他在各地任官时向朝廷上奏的减免当地人民赋税的奏状,可见他还是比较能同情人民疾苦的。然而,作者从1049年(皇祐元年)中进士,次年开始任官,到此时已二十五年,对仕宦生涯,已产生了一些厌倦情绪,所以末句表达了对旧日山居生舌的向往。作者次年所写的《忽忆故园修竹因作此诗》说:“故园修竹绕东溪,占水侵沙一万枝。我走宦途休未得,此君应是怪归迟。”与该篇所写正是同样的心情。
炎州虽烟瘴,珍果足娱子。子慕离支浆,能令颜色美。
可怜未及餐,仓卒归蒿里。自作翡翠钗,自剪蒲桃绮。
簪服几何时,弃捐箧笥里。汝生既柔脆,汝病复不已。
水土不相宜,卑湿损年纪。家贫药饵少,夭枉非天理。
痛酷五中崩,我罪伊何矣。
转眼惊看节序新,水仙梅菊喜相亲。时穷幸有花堪友,道在尤多客可人。
清意纷纷凉似水,孤标郁郁更无尘。明朝又道春来到,岁晏谁云此老贫?
席前衿佩多如雨,危坐谈经亦良苦。讲堂日晏未朝餐,舌倦唇焦面生土。
小斋退食闻扣门,倒屣起迎咽还吐。知是两贤送诗至,笑却杜康麾陆羽。
钱也骏马气莫当,陈也奔泉势难禦。元祐诗坛不易登,俱欲升堂启其户。
文章由来关政教,道术何曾间今古。每怜陋儒不自量,诋诃前人竟奚补。
浪与唐宋较优劣,有如痴儿侮厥母。苏公风骨真天人,骇视四海手摩抚。
二南洋溢驺虞出,九韶铿锵凤凰舞。列仙得道行御风,汉相闲居老食乳。
神奇变化脱边幅,怒骂嘻嚱皆新语。眼中不复见此翁,云月江山澹难主。
我狂自少喜翰墨,辟若惰农服田亩。叹彼么么星辰出,望公光?日当午。
二公豪健敢扳附,蓄积穰穰富仓庾。大篇属和意有馀,坐觉诗名动城府。
当今圣朝任英俊,雅颂再作声教普。吾衰才薄子勉旃,振起斯文继前武。
鹅眼穿榆荚,儿拳怒蕨芽。不知王谢燕,此日在谁家。
故园丧乱馀,归来复何有。邻人虽喜在,忧悴成老叟。
为言寇来时,白刃穿田亩。惊忙不知路,夜踏人尸走。
屋庐成飞烟,囊橐无暇取。匹夫快恩雠,王法谁为守。
艰难历冬夏,迁徙遍林薮。深虞逻寇知,儿啼扼其口。
树皮为衣裳,树根作粮糗。还家生理尽,黑瘦面如狗。
语翁翁勿悲,祸福较长久。东家红巾郎,长大好身手。
荒荒战场中,头白骨先朽。
书阅扬州贡,功观禹化覃。香包分橘柚,秋色动江潭。
破暑花凝雪,凌寒叶染蓝。金衣爱日照,珠实碧波涵。
未止诸侯计,曾闻四皓谈。颜欢陆绩母,业世李衡男。
送客愈吟桂,书时坡韵儋。洞庭夸浙右,温郡冠江南。
节物清霜重,家山绿蒂含。青黄出篱落,朱绿耀林岚。
昔贡千金颗,遥驰万里函。新宜荐寝庙,香可供瞿昙。
夔子那能比,罗浮未许参。何人传是陆,端类列非聃。
在品宁为四,蒙恩或赐三。乡情寄初熟,旅况忆幽探。
嘉拜亲开合,珍藏净洗甔。行将解印绶,归种当田蚕。
根向横阳觅,泥寻斥卤担。荒芜耘径草,封植伴溪楠。
不用千头富,聊资一饷湛。茅斋辟杜甫,仙井汲苏耽。
佳境妙餐蔗,闲庭胜莳苷。雁行三峡荔,奴视四明蚶。
欲继花为谱,应同柳驻骖。禦偷篱著棘,愁冻灌添泔。
掩映青云叶,光华碧玉篸。酿成浮瓮蚁,蒸辟蠹书蟫。
护蒂期存乳,留皮欲去痰。恨无亲可遗,忪惨白岩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