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绛(1008—1083),字厚之,钱塘人,一说字厚之。北宋大臣、文学家。祖籍南城县东兴乡苏源村(今江西省黎川县荷源乡苏源村)人,祖父元德昭为五代吴越丞相,遂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生而敏悟,5岁能作诗。以廷试误赋韵,得学究出身。再举登第,调江宁推官。迁江西转运判官,知台州。侬智高反岭南,宿军邕州;绛供军饷有功。累迁翰林学士,拜参知政事。后罢知颍州,以太子太保致仕。神宗元丰六年卒,年76,谥“章简”。著有《玉堂集》、《全宋词》存其词2首,《宋诗纪事》存其诗6首。
茂林髡取未应贫,政恐书材窘伯珍。更请作桥通夜盗,可怜辛苦涉沟人。
柴桑杯酒寄东篱,种菊书成在义熙;今日风光如昨否?殷勤且自把花枝。
积雨浮宿润,新晴人意适。消摇竹窗中,啼禽破幽寂。
初阳动檐瓦,残溜时自滴。曲巷行迹稀,苔花绣深壁。
水样罗裙蛱蝶飞。萍痕絮迹认迷离。梦中犹是醒来非。
拟倩镜儿摹艳影,暗抛骰子卜佳期。不因无益废相思。
无复馀声到耳边,衡门不闭亦萧然。风枝鸟语皆无赖,每向春晴聒昼眠。
行尽中原二百州,黄能往往不吞钩。而今再出天山道,收拾纶竿北海游。
秋兴高于滟滪堆,秋光并入阮公杯。霜凋蒲剑三棱折,雨裂荷衣十字开。
北雁远浮梁水动,南云低抱楚天回。前年此日登高会,点检唯无短李才。
潇洒三君子,是伊亲弟兄。所期持大节,莫负岁寒盟。
古刹灵洲胜,逢春景俗多。共怜登眺乐,无奈别离何。
细草兼花隐,轻云带雨过。参禅非我事,命酒一高歌。
羊肠一径倚云开,古木阴阴遍绿崖。石色偪人蹲虎豹,水声殷地走风雷。
题诗小宋今何在,辟道中丞去不回。尚有行人思往烈,残碑拂拭剥苍苔。
船头坐吹笛,池竹烟始绿。隔水春濛濛,山家酒应熟。
苔石醒午醉,松风清夜弦。孤梦吹更远,幽怀多自怜。
林梢冻禽窥,墙阴余雪护。思君如春风,日日溪上路。
拿得大家些子本,门前铺席恣开张。到头滞货同行市,价数高低两不争。
朝见吴山横,暮见吴山纵。
吴山故多态,转侧为君容。
幽人起朱阁,空洞更无物。
惟有千步冈,东西作帘额。
春来故国归无期,人言悲秋春更悲。
已泛平湖思濯锦,更看横翠忆峨眉。
雕栏能得几时好,不独凭栏人易老。
百年兴废更堪哀,悬知草莽化池台。
游人寻我旧游处,但觅吴山横处来。
昆明波涛南纪雄,金碧滉漾银河通。
平吞万里象马国,直下千尺蛟龙宫。
天外烟峦分点缀,云中海树入空濛。
乘槎破浪非吾事,已斩鱼竿狎钓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