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上程宪卓,程尚书大昌侄

郑履声传,倪经业绍,半千贤运重开。妙年阔步,高折桂枝回。

卿月郎星历遍,都贪把、符竹南来。棠阴永,仍持玉节,臬事副钦哉。

吾生,真幸会,旧家桃李,曾费栽培。更春风次第,吹到寒荄。

遥望绂麟祥旦,霄躔邈、阻奉琅杯。谁知道,清源路远,直上即蓬莱。

  李刘(1175-1245),字公甫,号梅亭,崇仁白沙(今江西省崇仁县张坊乡沙洲村附近)人。南宋后期骈文作家。自幼聪明好学,喜作骈文诗词。嘉定元年(1208)中进士(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一八),初任宁乡县(今湖南宁乡)主簿。曹彦约为湖广总领时,留为幕僚。董居谊出任四川制置使时曾为属僚。先后在四川荣、眉两州任知州,后担任西南一带的漕运使,统领成都等诸路军马,以御使大夫之职负责四川(含云、贵)的军、政事务,掌八印于一身。后迁两浙运干,历任礼部郎官兼崇政殿说书、起居舍人、吏部侍郎、中书舍人兼直院,宝章阁待制等职。他治事果断,措施得当,僚佐无不叹服。

  猜你喜欢
玉女雕琼萼,仙禽借菊衣。
梁宋人稀鸟自啼,登舻一望倍含凄。白骨半随河水去,
黄云犹傍郡城低。平陂战地花空落,旧苑春田草未齐。
明主频移虎符守,几时行县向黔黎。
君向古营州,边风战地愁。草青缦别路,柳亚拂孤楼。
人意伤难醉,莺啼咽不流。芳菲只合乐,离思返如秋。

千里寻山忆烂柯,七旬归去此重过。因观秀野轩前景,与我高斋不较多。

霁野收云雨,长光架一条。娲天初补石,乾鹊早成桥。

日驭迷黄道,仙梯接绛霄。谁能乘六气,万里信扶摇。

十载艰虞为主恩,居夷避世两堪论。一时平地氛尘满,几叠幽山雾雨翻。

晓涧哀泉添热血,暮烟衰草送归魂。到头苦节今方尽,莫向秋风洒泪痕。

君家住近朱明口,借问寒梅着花否。送君归去卧梅花,一曲狂歌一樽酒。

一别九霄路,风烟长满衣。已成身老大,无复世轻肥。

天阔鸟双下,山寒人独归。晓来何似雨,春水半岩扉。

白日皎中庭,风声振檐铎。英英阶下华,缤纷随风落。

弱质同荏苒,风势何飘薄。南山有松柏,一年长一尺。

十年枝干成,霰雪不能迫。久要见人心,贞脆在所择。

妒花风雨满春城,泪洒空杯送远行。便觅封侯何太急,到家寒食去清明。

何须万里寻岣嵝,更问君王觅鉴湖。
箭镞玉床今在手,桃花流水去分符。
孤踪石上云,飘忽本无住。
门外即青山,一瓢向何处。
离心寄春草,柔艳欲飞去。
引领生白烟,花落祇陀树。
何须群玉南头见,都似沉香北畔移。
护地实栏方自整,寻春珠盖有谁知,
莺迷旧树栖犹晚,人乐新英赏未迟。

天风吹广袖,松寮乍倚,奇气顿蟠胸。似曾相识处,偏不分明,山色有无中。

清游屡倦,算者番、健撇枯筇。但怪得、铭忘瘗鹤,绝壁乱苔封。

匆匆。沙鸥卧雪,阵雁啼霜,伴吟肩独耸。飞尽了、岚光烟翠,海镜涵空。

长歌待唤鱼龙听,又怒潮、惊起疏钟。残醉醒,一江淡月孤篷。

王事有程期,居京越一时。不愁春易尽,惟恨路多岐。

白酒先秋熟,黄柑带雨垂。故园归兴好,莫惜寄来诗。

山容凉雨洗,湖色远天空。漾演送孤棹,飘飖乘好风。

浴来鸥鸟伴,穿尽蓼花丛。指点伊人处,江桥几度通。

肆目如云处,三田大有秋。葱茏初蔽野,散漫正盈畴。
稍混从龙势,宁同触石幽。紫芒分幂幂,青颖澹油油。
始惬仓箱望,终无灭裂忧。西成知不远,雨露复何酬。
步屟幽寻古岸隈,柴扉正对郭南开。
林间野径穿云入,溪上春潮待雨来。
过客停杯歌《白苎》,邻翁吹笛坐苍苔。
羡渠高隐空相忆,浪迹多年素发催。

崇岩吐清气,幽岫栖神迹。

希声奏群籁,响出山溜滴。

有客独冥游,径然忘所适。

挥手抚云门,灵关安足辟。

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

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翮。

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或有问于余曰:“诗何谓而作也?”余应之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夫既有欲矣,则不能无思;既有思矣,则不能无言;既有言矣,则言之所不能尽而发于咨嗟咏叹之余者,必有自然之音响节奏,而不能已焉。此诗之所以作也。”

  曰:“然则其所以教者,何也?”曰:“诗者,人心之感物而形于言之馀也。心之所感有邪正,故言之所形有是非。惟圣人在上,则其所感者无不正,而其言皆足以为教。其或感之之杂,而所发不能无可择者,则上之人必思所以自反,而因有以劝惩之,是亦所以为教也。昔周盛时,上自郊庙朝廷,而下达于乡党闾巷,其言粹然无不出于正者。圣人固已协之声律,而用之乡人,用之邦国,以化天下。至于列国之诗,则天子巡狩,亦必陈而观之,以行黜陟之典。降自昭、穆而后,寖以陵夷,至于东迁,而遂废不讲矣。孔子生于其时,既不得位,无以行帝王劝惩黜陟之政,于是特举其籍而讨论之,去其重复,正其纷乱;而其善之不足以为法,恶之不足以为戒者,则亦刊而去之;以从简约,示久远,使夫学者即是而有以考其得失,善者师之,而恶者改焉。是以其政虽不足行于一时,而其教实被于万世,是则计之所以为者然也。”

  曰:“然则国风、雅、颂之体,其不同若是,何也?”曰:“吾闻之,凡诗之所闻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虽《周南》《召南》亲被文王之化以成德,而人皆有以得其性情之正,故其发于言者,乐而不过于淫,哀而不及于伤,是以二篇独为风诗之正经。自《邶》而下,则其国之治乱不同,人之贤否亦异,其所感而发者,有邪正是非之不齐,而所谓先王之风者,于此焉变矣。若夫雅颂之篇,则皆成周之世,朝廷郊庙乐歌之词:其语和而庄,其义宽而密;其作者往往圣人之徒,固所以为万世法程而不可易者也。至于雅之变者,亦皆一时贤人君子,闵时病俗之所为,而圣人取之。其忠厚恻怛之心,陈善闭邪之意,犹非后世能言之士所能及之。此《诗》之为经,所以人事浃于下,天道备于上,而无一理之不具也。”

  曰:“然则其学之也,当奈何?”曰:“本之二《南》以求其端,参之列国以尽其变,正之于雅以大其规,和之于颂以要其止,此学诗之大旨也。于是乎章句以纲之,训诂以纪之,讽咏以昌之,涵濡以体之。察之情性隐约之间,审之言行枢机之始,则修身及家、平均天下之道,其亦不待他求而得之于此矣。”

  问者唯唯而退。余时方集《诗传》,固悉次是语以冠其篇云。

  淳熙四年丁酉冬十月戊子新安朱熹书。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