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汇
推荐
诗文
名句
古籍
作者
谜语大全
搜索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出自
金朝
元好问
的《
倪庄中秋
》
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勉强进食,身体日渐消瘦,寒冷的
秋日
仍然穿着单薄不合身的衣服。
不知不觉中慢慢的回想童年,那时候怎么知道
人生
如此艰难。
早上的露气侵入茅屋,在屋中就能听见溪水撞击石滩的喧闹声。
山中夜夜都会来到的月亮,到了黎明也从没有看过一眼。
注释
强饭:亦作“彊饭”。努力加餐;勉强进食。
狭衣:不宽阔的衣服。
溪声:溪涧的流水声。
鉴赏
《倪庄
中秋
》是元代诗人元好问的一首诗,这首诗是写初秋时节,自己艰难的
人生
经历,由景入情,反映了艰辛的
社会
生活
。
元好问的这首诗,内容实在,感情真挚,语言优美而不尚浮华。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猜你喜欢
念故人,千里至此共明月。
—— 《
踏莎行·寒草烟光阔
》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 《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 《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
—— 《
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 《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 《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
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 《
黄河夜泊
》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 《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
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
—— 《
蝶恋花·早行
》
玉树歌残犹有曲,锦帆归去已无家。
—— 《
维扬怀古
》
岁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著。
—— 《
满江红·豫章滕王阁
》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 《
九歌·国殇
》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 《
武陵春·春晚
》
往年同在鸾桥上,见倚朱阑咏柳绵。
—— 《
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
》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
—— 《
中秋月·中秋月
》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 《
西江月·平山堂
》
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
—— 《
满江红·豫章滕王阁
》
恐凤靴,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
—— 《
东风第一枝·咏春雪
》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 《
题大庾岭北驿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
饮酒·其五
》
与天气相关的名句
月明人倚楼。
小树开朝径,长茸湿夜烟。
吴歈越吟未终曲,江上团团贴寒玉。
水风浦云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
离鸾别凤烟梧中,巫云蜀雨遥相通。
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
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与月亮相关的名句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
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
微信扫一扫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